中方宣布英法德行为非法,俄代表果断表态支持!10月18日,当天,伊朗外交部发表声

是逸屹呀 2025-10-20 15:42:46

中方宣布英法德行为非法,俄代表果断表态支持!10月18日,当天,伊朗外交部发表声明,宣布所有针对伊朗和平核计划的限制及相关机制均已终止。然而英法德三国以伊朗“未履行伊核协议义务”为由,启动了所谓的“快速恢复制裁”机制,中俄伊共同提交了一个联名信,不但确认了对伊朗制裁的失效,而且宣布了英法德行为的违法!       10月18日,一个本该平淡无奇的日子,却成了一份国际文件的命运转折点,这份名为“安理会第2231号”的决议,曾是多边外交的重要成就,可如今它不再是人人遵守的铁律,反而成了一本任由各方势力随意翻阅、各取所需的“解读大全”,一场深刻的合法性危机就此引爆。   说白了这事儿的根源,压根儿不在于谁做了什么,而在于对同一份白纸黑字的法律文本,竟然冒出了几种完全拧着来的解释,伊朗方面看得很明白:到期了就该结束了,他们通过外交部正式发声,逻辑简单直接,决议里的约束条款写明了到期日,时间一到自然失效,天经地义,他们希望借此让自家的核问题从安理会的长期议程上撤下,回归正常国家地位,享受和其他无核缔约国一样的权利。   可欧洲那头,英法德三国根本不这么想,早在8月底,他们就联手搞了个大动作,启动所谓的“快速恢复制裁”机制,给出的理由是,伊朗没有履行伊核协议里的义务,这一下就把协议里的争端解决条款,用成了一把“惩罚性”的武器。   这时候中俄站了出来,态度鲜明地给欧洲三国的行为定了性:不合法,俄罗斯更是明确力挺中方的立场,这种根本性的法理否定,最后通过一份由中国、俄罗斯和伊朗共同提交的联名信件,板上钉钉地确认了:对伊制裁已失效,英法德的行为是违法的。   法律解释的分歧背后,其实是赤裸裸的地缘政治站队,以伊朗为核心的“反制裁联盟”,他们不仅得到了中俄这两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鼎力支持,还收获了像阿尔及利亚、巴基斯坦等国的同情,伊朗官方特意感谢了中俄的“负责任立场”,这个联盟的共同诉求很清晰:维护多边协议的严肃性,抵制任何非法的单边制裁。   还有一个则是被伊朗指责为“制裁追随者”的英法德,伊朗方面认为,他们根本不是在单纯地解决协议争端,而是在追随美国,毕竟美国早在2018年就单方面退出了《伊核协议》,伊朗将眼下协议被严重破坏的局面,归咎于美国的非法退出和欧洲三国的失信。   这种站队可不是光动动嘴皮子,中俄伊的联合信函,不单是一份法律意见,更像是一份政治结盟的宣言,而伊朗外交部长亲自致函联合国秘书长和安理会主席,呼吁秘书处保持中立,更像是在国际道义的舆论场上,争取更广泛的支持。   当大国之间的对立变得不可调和时,联合国安理会这个本该解决问题的地方,反倒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沉默,这种现场的安静,其实比任何激烈的辩论都更具象征意义,它反映了一种现实:在中俄这样的大国面前,很多非西方国家选择了沉默,因为谁也不想公开站到两大国的对立面。这种“功能性失语”,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表态。   这也直接拷问了制裁的现实效力,离开了中俄这种重量级玩家的支持,西方主导的制裁措施,说到底不过是一句空话,国际制裁想生效,靠的是广泛共识,而不是单方面的强行宣告。   更麻烦的是,根据决议条款,这份文件预计要在2025年10月18日才会彻底终止,眼下的巨大分歧,无疑为未来的彻底解决埋下了更深的隐患,多边主义的修复之路,恐怕是越来越难走了。   所以第2231号决议的命运,远不止是一个法律条款到期那么简单,它更像全球多边治理体系,在强权政治的猛烈冲击下,遭遇的一次重大挫败,一份本意是用来限制核扩散的决议,兜兜转转,最终却讽刺地加剧了国际社会的信任赤字和阵营对立。    以上信息来源于中国新闻网 伊朗宣布终止条款,感谢中国等国

0 阅读:21

猜你喜欢

是逸屹呀

是逸屹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