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说话果然好使,特朗普被曝又跟泽连斯吵起来了,这次还动了手! 10月17日的白宫会晤,终究还是成了一场“鸿门宴”。泽连斯基抱着求“战斧”导弹的期待三访白宫,没等来援助承诺,反倒被特朗普指着鼻子训斥,连乌克兰的地图都被狠狠扔在一边。 这场被官方粉饰得“气氛缓和”的会面,背后藏着的是普京远程操控的话语权,更是小国在大国博弈中身不由己的悲凉。官方镜头里的画面堪称“和谐范本”,特朗普对着泽连斯基的黑色西装赞不绝口,夸其“非常时尚”。 比起今年2月那次吵到提前散场的剑拔弩张,表面上确实平和了不少。可三天后《金融时报》披露的内情,才撕开了这层虚伪的面纱——会谈现场根本不是什么相谈甚欢,特朗普全程“爆粗口”不断,把泽连斯基骂得抬不起头,活脱脱一场单方面的“训话”。 这场训斥的底气,说白了全来自前一天特朗普与普京的通话。他像传声筒一样,把普京的话原封不动甩给泽连斯基:“乌克兰正在输掉战争”“不妥协就会被摧毁”。 这些话像鞭子一样抽在泽连斯基身上,更刺眼的是特朗普那副“替你着想”的姿态,反复强调普京已经“让步”了——愿意放弃部分扎波罗热和赫尔松领土,不过顿巴斯必须到手。 “普京都退一步了,你还想怎么样?”特朗普的质问里满是不耐烦,说着就抓起桌上的乌克兰地图,狠狠扔到角落。他直言自己看腻了这些弯弯曲曲的战线,既没去过前线,也懒得搞清楚具体位置,只认准一个理:“普京要的是整个顿巴斯,给了就能停火”。 这场景哪像是两个国家元首的会谈,更像一个霸权者在逼着弱者签字画押。特朗普口中的“让步”,在乌克兰眼里根本是剜心割肉。顿巴斯对乌克兰来说,哪里只是一块土地? 那里是东部工业的命脉,煤炭储量占全国一半以上,钢铁产量曾撑起乌克兰经济的半壁江山。更别说顿巴斯的居民里,有近三分之一是乌克兰族,无数家庭的根都扎在那里。 一位欧洲官员的比喻再贴切不过:“这相当于让他们卖掉一条腿来获得喘息之机”,没了顿巴斯,乌克兰不仅经济垮掉,民族尊严更会被碾得粉碎。泽连斯基的沉默,藏着太多无奈。 换作今年2月那次会晤,他或许还会据理力争,可这次只能默默忍受训斥,把情绪咽进肚子里。正如他事后那句轻描淡写的“我很现实”,四个字道尽了小国的心酸——乌克兰的命运从来不在自己手里,西方援助是续命的氧气,而特朗普就是握着氧气管的人。 他清楚,一旦当场翻脸,别说“战斧”导弹泡汤,后续的援助可能都要打水漂。特朗普的强硬,本质上是打着自己的算盘。他早就放出话要“100天解决俄乌冲突”,这既是竞选造势的噱头,也是想尽快从“援乌无底洞”里抽身。 在他的交易思维里,美国过去三年在乌克兰砸的钱,总得看到实实在在的回报,哪怕这回报需要用别人的领土来换。更别提他还惦记着乌克兰价值5000亿美元的稀土资源,甚至放出风说乌方“基本同意”稀土换援助,这场会谈里的施压,说不定也藏着逼乌克兰妥协的私心。 更荒诞的是,特朗普给的“解决方案”——冻结当前战线,竟然比俄方的预期还要激进。普京原本只提了要顿巴斯,特朗普却直接要乌克兰认下所有既成事实,这哪是调停,分明是帮着强势一方压价。 有消息说他已经和普京约了在布达佩斯见面,这场还没敲定日期的会晤,早把乌克兰的利益当成了见面礼。泽连斯基就算再不甘心,也只能硬着头皮说“做好了会面准备”,这种被动,简直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泽连斯基的“成熟”,其实是被逼出来的无奈。乌克兰国内民意至今强烈反对放弃领土,《明斯克协议》的教训还历历在目——当年的妥协只换来了更严重的蚕食,谁还敢相信俄方的承诺? 可战场上的僵局摆在这里,西方援助又日渐乏力,德国刚追加的10亿欧元军火、英国送的“风暴阴影”导弹,根本填不上前线的缺口。数次反击战无果而终,早已证明没有西方强力支持,乌克兰连自保都难,更别提收复失地。 这场会晤暴露的,是俄乌冲突里最残酷的真相:小国的主权领土,在大国博弈里不过是可交易的筹码。普京一句话,就能让特朗普把枪口对准泽连斯基;特朗普一个脸色,就能让乌克兰总统忍气吞声。 所谓的“盟友关系”,不过是利益捆绑的假象,一旦美国觉得不划算,随时能把乌克兰推出去。 “战斧”导弹的事最终没了下文,泽连斯基只得到一句“没说不,也没说是”的敷衍。 他带着失望离开白宫时,或许已经明白,特朗普关心的从来不是乌克兰的存亡,而是自己的政治算盘。那些被扔在地上的地图,那些刺耳的训斥,不过是大国游戏里的小插曲。 说对特朗普,那是达成交易的信号;对泽连斯基,那是不得不接的最后通牒。10月17日白宫里的这场闹剧,哪是什么和平谈判,分明是一场用领土做赌注的交易。而泽连斯基那句“我很现实”,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尊严和领土,有时真的只能选一样。
2. 特朗普要求将中国排除出柬泰和平协议签署仪式?中方回应:特朗普通知东盟将中国
【2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