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用金融思维取代制造思维,认为只要在股权层面维持美国控制,制造业也就自然而然地控制住的梦想落空】 美国想用金融思维控制制造业,这想法挺“美”,可惜梦碎了。过去美国过度金融化,觉得掌控股权就能掌控一切。就像万斯说的,全球化分工下,美国以为能一直占据价值链高端,让穷国当廉价劳动力,可人家不干啊,都往高端爬,美国制造业两头受挤。 如今美国想学中国产业政策,可它都40多年没搞这一套了,抄作业都不会。单靠金融操控,忽视了制造业本身的发展,就像建房子只搭了个虚架子,风一吹就倒。美国这制造业困境,就是过度金融化的苦果。 美国一直打着全球化的幌子,想让自己稳坐价值链高端,让穷国乖乖当廉价劳动力。美副总统万斯直言,全球化初衷就是让富国向上发展,穷国干简单生产。结果呢,穷国尤其是中国,可不愿意一直被拿捏。 美国制造业陷入困境,就怪全球化分工和企业追廉价劳动力。但全球价值链本应合作共赢,各国发挥优势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穷国也有追求发展的权利,开始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美国就坐不住了,还说全球化失败。说到底,美国这是霸权思维作祟,见不得别人发展,可时代变了,这如意算盘是打不响咯。 美国过度金融化真是自食苦果。2008年金融危机就是金融化恶果的大爆发,实际问题比这还复杂严重。《金融化与不平等》指出,金融化是美国近年社会问题的主因。 从贸易政策看,美国的“关税讹诈”也弄巧成拙。政府想让制造业回流,逼企业搬离中国,不少企业去了越南。结果2024年越南对美贸易顺差增至1000亿美元,是2017年的三倍。美国又对越南征高达46%的关税,企业成本优势没了,美国也没达成“制造业回流”目标,这就是过度金融化下短视政策的苦果。 美国政府真得好好正视现实了。宏观策略师Stephanie Pomboy指出,美国存在债务、信贷和消费的结构性失衡问题,长债收益率一直居高不下,可股票估值却处于历史高位,过于高估。即便信贷压力上升、消费疲软,美联储因政治考量设置了高降息门槛。 另外,美国首富马斯克表示中国经济规模未来将超美国两倍,他见证了中国强大的制造能力,特斯拉全球销量增长离不开中国的制造体系。美国若想面对这一现实,得摆脱冷战思维。美国政府不能再活在自己的幻想里,是时候理性审视自身,寻求合作共赢之路了。
【美国用金融思维取代制造思维,认为只要在股权层面维持美国控制,制造业也就自然而然
茶润平常心
2025-10-20 12:58:1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