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的千亿困局:中国不挽留,美国不收留,全球棋局玩脱了!

经略简料 2025-10-20 11:49:58

中国不松口,美国晾一边!被夹在中间的李嘉诚,终于玩不转了!大公报四次三番喊话,被他当作耳旁风,而本该促成签约的美国,也在关键时刻消失,这时才发现玩脱了,却已经为时已晚! 昔日,李嘉诚荣膺华人世界商业“超人”之美誉。然而如今,他宛如置身于一局错综复杂之棋,进退两难,往昔的辉煌与当下的困局形成鲜明对照,令人不禁感慨万千。 市场用一个形象的说法概括其处境——“中国不挽留,美国不收留”。这可不是偶然的投资失利,而是他的商业逻辑,在全球新秩序面前的一次“双重误判”。 李嘉诚的第一个误判,是他打心底里相信,资本能搭起一个不受国界和政治影响的“避风港”。 从2013年开始,他发动了一场宏大的资产转移,从内地核心城市撤出上千亿资金,还把集团注册地挪到了开曼群岛这些地方,为的就是找到那条所谓的“安全通道”。 然而,今年一桩价值228亿美元的生意,无情地戳破了这个幻想。长和集团要把旗下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战略要地在内的全球港口网络卖给美国贝莱德财团。这事立刻引来中方舆论的警示,认为这是把战略控制权“递刀给对手”。 可笑的是,交易黄了,不是因为中方阻挠,反倒是那个美国买家,在最关键的时候“消失”了,导致这笔巨额交易至今悬而未决。这一下就说明白了,在大国博弈的棋盘上,纯粹的商业逻辑根本行不通。 他那个“避风港”的设想,在其他地方也处处漏风。在美国,他亲自站台,投了2500万美元搞长寿药,结果公司股价暴跌,市值蒸发近两亿美元,到现在还亏得一塌糊涂。 他在英国砸下超过四千亿港元,风险更是全面爆发。买下的连锁酒吧,被疫情搞得亏了34亿;核心的电信业务一个巨亏,直接把集团利润干掉了92%。还得天天担心英镑贬值和未来工党搞国有化。 欧洲大陆也没好到哪儿去。能源生意被俄乌冲突波及,曾经最赚钱的欧洲电讯业务,算下来累计亏损超过七百亿港元。 李嘉诚的第二个误判,是他低估了商业帝国与发源地之间,那份看不见的“信任契约”。当他把钱大笔挪走时,放弃的不只是看得见的资产,更侵蚀了他赖以成功的声誉根基,让自己未来的路越走越窄。 这种信任的流失,媒体都记着呢。从2015年《人民日报》那句“不必挽留”的淡然,到今年《大公报》就港口交易案措辞严厉的“四连发”警告,官方的态度变化再明显不过。 民间的声音更直接,内地网友给他贴上“见利忘义”的标签,香港本地的住房项目又爆出钢筋质量问题,家里人在股东会上对此却一声不吭,彻底点燃了民怨。 这种“离场”的代价很沉重。他当年卖掉的内地物业,后来价值飞涨,让接盘的人赚翻了。这跟他手里不断缩水的欧美资产一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也暴露了他对中国发展潜力的战略误判。 更关键的是,信任没了,商业空间也跟着压缩。他儿子李泽钜在内地的业务拓展频频受阻,就是一个清晰的信号。 如今,家族的传承布局,比如让长孙女李思德进入董事会,看起来更像是一种被动的防御,而不是当年的主动扩张。 说白了,李嘉诚的困境就在于,他想用一张全球化黄金时代的旧地图,去寻找这个地缘政治、国家利益和商业版图深度捆绑的新大陆。 他的故事给所有跨国资本提了个醒:在今天的世界,钱的流向从来不是简单的财务题,它和你从哪里来、是否跟得上时代,才是决定最终命运的关键。 信源:中国不挽留,美国不收留,被夹在中间的李嘉诚,终于玩不转了!2025-04-26 16:39·烽向标

0 阅读:128

评论列表

 呒眀覀呱

呒眀覀呱

2
2025-10-20 12:25

富不过三代

猜你喜欢

经略简料

经略简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