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有多缺资源?美国把硬币掺银,曼哈顿工程借1.4万吨白银造原子弹。 1942年,美国停掉了镍合金5美分硬币——因为镍是造装甲的“硬通货”,镍合金能大幅提升军舰甲板、坦克装甲的抗弹能力,抵御日军舰炮和穿甲弹的关键就靠它。 为省镍,他们在新5美分硬币里掺了35%的银,把白铜币改成“银币”。 别小瞧这改动,按当时流通量算,每年能省出数十吨镍,全用来强化前线装备,每一枚硬币都成了“微型资源储蓄罐”。 曼哈顿工程研发原子弹时,造铀浓缩离心机的线圈成了难题,线圈需要极低电阻的导电材料,白银的导电率比铜还高7%(因白银原子外层电子更易自由流动,电阻仅1.59×10^-8Ω·m),且当时铜已优先供给炮弹、电线等军工生产,根本挪不出来。 军方直接盯上了财政部的白银储备,1934年《白银法案》让美国政府囤积了巨量白银,原本用于稳定货币。 1943年,军方首次就借走6000吨,把财政部官员都惊得咋舌;后续为赶进度又多次拆借,整个工程共消耗1.4万吨白银,全绕成细密的线圈装进离心机,成了原子弹研发的“隐形功臣”。 不过这些白银并未消失,战后全部被熔炼成银砖,又还给了国库。 由此可见,打赢一场战争,不仅靠前线厮杀,更靠后方每一分资源的精准动员。
太平洋战争有多缺资源?美国把硬币掺银,曼哈顿工程借1.4万吨白银造原子弹。 1
烈火科学风暴
2025-10-18 22:53:43
0
阅读:45
海上利益边疆
现在银产量高,应该给常规潜艇装银锌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