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里疾为何支持芈八子?

周东烨说 2025-10-18 20:11:57

秦国宗室樗里疾在季君之乱中,不支持先王正宫惠文后,反而站队芈八子母子,并非偶然,而是他从秦国利益、外部威胁、宗室存续等角度深思熟虑的结果 —— 每一个选择都藏着对秦国未来的考量。 一、核心考量:避免秦国成魏国 “提线木偶” 惠文后虽有 “先王正宫” 的名分,但其背后的势力隐患远大于优势。她本身是魏国人,且秦武王的王后同样来自魏国,若她扶持公子壮继位,魏国势力必然借由这层关系渗透秦国朝堂,甚至掌控大权。 而芈八子虽也是楚国人,却无魏国那样的 “威胁性”:她在楚国只是没落贵族,娘家人(如魏冉、芈戎)的根基全在秦国,而非依赖楚国。这些楚系亲族已在秦国深耕多年,能实实在在辅佐新君壮大秦国,而非像魏国那样 “借扶持之名谋秦国之利”。对樗里疾而言,“保秦国自主” 比 “守王后名分” 更重要。 二、现实因素:赵国支持与公子稷的 “合理性” 秦武王死后无嗣,王位继承本就混乱,赵国此时的介入成了关键变量 —— 赵国从燕国迎回秦国质子公子稷,明确表达支持态度。公子稷既是秦惠文王之子,符合 “兄终弟及” 的继承逻辑,又有强国背书,继位的 “合法性” 和 “稳定性” 远超公子壮。 更重要的是,秦国向来注重 “能力优先于血脉长幼”,历代非长子继位的情况本就常见。樗里疾显然判断出,公子稷的能力强于公子壮,且有赵国支持,能更快稳定秦国局势,避免内乱持续消耗国力 —— 这比死守 “支持正宫” 的规矩更贴合秦国需求。 三、宗室利益:楚系新贵与宗室的 “互相需要” 樗里疾作为秦国宗室核心,必然考虑宗室的未来地位。惠文后若掌权,重用的大概率是魏系勋贵,秦国宗室很可能被排挤边缘化;而芈八子背后的楚系属于秦国 “新贵”,他们需要依靠宗室的支持稳固地位,宗室也能借楚系的力量维持影响力,形成 “互相扶持” 的关系。 这种 “利益绑定” 让樗里疾清楚:支持芈八子,本质是 “帮自己、保宗室”;若站惠文后,反而可能让宗室失去话语权。后续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点 —— 宣太后(芈八子)和秦昭襄王掌权后,虽重用楚系,但也始终尊重宗室,秦国不仅没被外部势力操控,还一步步走向强盛。 樗里疾的选择,看似 “违背礼法”,实则是 “以秦国利益为核心” 的理性判断。他没被 “正宫名分” 束缚,而是看透了各方势力的本质,最终帮秦国选对了方向。大家觉得,若当时樗里疾支持惠文后,秦国还能有后来横扫六国的机会吗?楚系与宗室的 “合作”,是不是秦国当时最优的选择?

0 阅读:6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