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国际学校,大批中产家庭已经断供,又一返贫三件套被狠狠抛弃。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上海、北京、深圳多家国际学校关门停业,这些以往人满为患的“贵族学校”,如今一个个也开始面临生源危机。因为中产已经不够用了,当财政危机压到普通中产头上时,这些本就省吃俭用才能够得着的家庭,头一个要砍掉的开支,自然包含国际学校。越来越多家庭把孩子转到公立学校的结果,就是一批国际学校办不下去关门大吉。 至于具体原因,简单来说有三方面。 第一,天价学费早已压的中产喘不过气。动辄一年10万+的费用只是起点,就这每年还有不同程度的涨价,高达20万的不在少数。如果加上寄宿费用,一年可能还得多出大10万。更不用说平时隔三差五的活动开销,国际学校一年30万稀松平常,这还只是一个孩子的费用。从小学开始,不准备300万,都轻易不敢想。 第二,中产通过国际学校让孩子“绕过高考”的曲线阶级跃迁路子,比想象中难得多。一个是近些年选择走这条路的家庭越来越多,甚至有人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以至于这条路上的竞争对手指数上升。另一个是通过国际学校进入所谓常春藤高校的门槛持续提高,看看孩子近10年时间要实现的目标,就知道不是每个孩子都是这块料。 第三,海外名校学历失灵,过来人的残酷现实,让一切又回到了原点。就算那些砸了几百万的家庭,孩子争气进了海外名校,可大多回国后,同样面临跟国内大学生一样的现实,月薪5000还得排队。海归不再值钱,这可能是压垮中产家庭痴迷国际学校的最后一根稻草。国际学校的性价比被一拉到底,几百万投入换来一个月5000块,10年都收不回成本,却足以令普通中产一夜返贫。 所以综合来看,国际学校被中产狠狠抛弃,一点都不用意外。最起码来说,孩子的成长路子很多,如果孩子上学需要冒着全家人饿肚子的风险,这样的奋力托举不是在帮孩子走捷径,而是一场看不到未来的豪赌。
拒绝续费的中产: 不装了, 钱不够
【33评论】【5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