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37年,抗联成员黄有不幸被日军俘虏,为了将鬼子骗进深山,他假装投降:

千浅挽星星 2025-10-17 12:43:08

[微风]1937年,抗联成员黄有不幸被日军俘虏,为了将鬼子骗进深山,他假装投降:“我知道抗联在哪里,我带你们去。”   黄有是黑龙江汤原县人,在成为抗联战士前,他是当地家境富裕的地主,1931 年 “九一八事变” 后,他亲眼看到日军在当地烧杀抢掠,内心的爱国情怀让他无法袖手旁观,于是决定参与抗日。   为支持抗日事业,黄有不惜变卖自己的田地,用换来的钱购买了十几支枪,还准备了上百担粮食,用马车运送给抗日队伍,家人曾多次劝说他放弃,但他抗日的决心非常坚定,之后还加入了东北抗日联军。   加入抗联后,黄有因在战斗中表现得十分勇敢,很快就得到了上级的重视,后来他不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在游击队中担任稽查科长,同时负责后勤工作。   1937 年冬天,黄有在一次行动中不幸被三百多名日军俘虏,日军逼迫他带路寻找抗联的营地,甚至用村民的性命来威胁他。   面对这种情况,黄有决定假装投降,他投降不是为了活下去,而是要把这股日军引诱到深山里,拖垮他们。   之后,黄有就带领日军进入了小兴安岭的原始森林,当时正值冬季,森林里的积雪很深,没过了膝盖,每走一步都要花费很大的力气,为日军带路的黄有就专门挑选最难走的路。 为了让日军完全相信自己,黄有还主动向日军索要罐头、饼干等食物,理由是 “带路需要有力气”,日军没有多想就答应了他的要求,却不知道这正是黄有的计划 —— 他想通过这种方式加快消耗日军携带的物资。   就这样,黄有带着日军在雪地里走了四五天之后,把疲惫不堪的日军带到一处废弃的木屋,谎称这里就是抗联的营地,日军发现被骗后恼羞成怒,用枪指着黄有的头。 面对日军的威胁,黄有毫不畏惧,对日军说:“他们可能转移了,我知道一个更大的抗联营地。” 此时的日军已经深入深山,进退两难,只能选择继续跟着黄有寻找所谓的 “更大营地”。   又经过一段艰难的行军,日军实在支撑不住便停下来扎营,点燃篝火后就睡着了,黄有觉得机会来了,等到半夜,趁守卫的日军因寒冷变得昏昏欲睡,他悄悄起身。   由于他对这片森林的地形非常熟悉,再加上风雪声掩盖了他的脚步声,他顺利钻进密林,一口气跑了三十多里山路,成功从日军手中逃脱。   逃脱后的黄有又累又饿,找到一处地方生火烤干粮,可没吃几口就昏睡了过去,幸运的是,抗联的巡逻队发现了他,把他背回了抗联的秘密营地。 黄有醒来后的第一句话就是询问日军的情况,随后立刻向战友们报告了日军的大致位置。 抗联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组织了四十多名战士前去突袭日军,当战士们赶到日军扎营的地方时,发现那三百多名日军已经因为饥饿和寒冷死伤了大半。   经过一场短暂的战斗,抗联战士又消灭了五十多名残余的日军,剩下的日军在森林里彻底迷失了方向,最终全部被冻死、饿死,黄有凭借一己之力帮助抗联全歼了这三百多名日军。 不过,黄有自己却因为四肢严重冻伤导致皮肤溃烂,当时日军对这一区域实行封锁,抗联营地里没有治疗冻伤的药品,有人提议让黄有回家治疗,但他却拒绝了。   不久后,抗联部队需要转移,但黄有因为伤势已经无法行走,领导不忍心丢下他,就含泪留下两名战士和粮食照顾他。   可没过多久,粮食就吃完了,两名战士只好分头外出寻找食物,不料却在途中遭遇了日军的攻击,不幸牺牲,其中一名战士在牺牲前把找到的一点食物放在了黄有身边。 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知道黄有的具体情况,直到 1938 年 3 月,抗联六军的冯治纲带领队伍返回这一区域时,才发现了黄有早已冰冷的遗体,而黄有也用自己的牺牲为这段悲壮的抗日故事画上了句号。 参考来源:闽南网39岁的地主带领300鬼子寻找抗联,走进雪山他暗笑:等我来铲雪雕

0 阅读:1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