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外贸委员会正式宣布 2025年10月13日,巴西外贸委员会正式宣布,对从中国

渺远的云娱乐说 2025-10-15 10:51:14

巴西外贸委员会正式宣布 2025年10月13日,巴西外贸委员会正式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不锈钢冷轧板继续征收反倾销税,税率定在903.48美元/吨,一征就是五年。 巴西外贸委员会这纸公告一出来,算是把对华不锈钢冷轧板的贸易限制钉死了五年。903.48美元/吨的税率可不是小数目,要知道这类厚度在0.35到4.75毫米之间的冷轧板,国际市场单价很多时候也就两千多美元,这近乎一半的额外税费,直接能把中国产品的价格优势削得干干净净。 但这事压根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去年9月底,巴西外贸委员会的执行机构GECEX就通过了第798号决议,当时就定了要续征,只是正式公告拖到了10月中旬。涉案的还不只是大陆产品,中国台湾地区也在名单里,只不过他们的税率低得多,在93.36到504.12美元/吨之间,明眼人都能看出差别对待的意味。 涉案产品覆盖的范围也挺广,基本把主流的奥氏体304和铁素体430冷轧板都囊括了。 背后撺掇这事的,少不了巴西本土的钢铁企业。中国不锈钢产能这些年一直在全球领跑,从镍矿冶炼到冷轧成型的全产业链优势太明显,成本控制得死死的,出口到巴西的产品价格自然有竞争力。 反观巴西本土企业,原材料依赖进口不说,生产效率也跟不上,市场份额被挤得越来越小,不找贸易保护主义当靠山,怕是撑不下去。 巴西这两年在不锈钢领域的贸易动作特别密集,早不是第一次对中国动手了。今年7月刚对中国的奥氏体不锈钢管下过手,终裁结果是征收1340.52美元/吨的反倾销税,同样是五年有效期,也就浙江久立特材这一家企业侥幸豁免。 6月底又宣布对中国不锈钢热轧板卷启动调查,倾销调查期定在2023年7月到2024年6月,损害分析期更是拉到了五年。这一连串操作下来,明显是想在不锈钢全品类上筑起贸易壁垒,从热轧到冷轧再到管材,一个都不想放过。 903.48美元/吨的税率也不是拍脑袋定的,巴西调查机构会算一笔账,所谓的“倾销幅度”就是他们的依据。他们认为中国企业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在巴西销售产品,挤压了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 但懂行的都知道,中国不锈钢的价格优势来自产业规模和技术进步,不是什么恶意倾销。就拿304不锈钢来说,中国的产能占全球一半以上,规模化生产摊薄了成本,再加上冶炼技术的升级,能耗降下来了,自然能给出更合理的价格。可在巴西调查机构眼里,这反倒成了“倾销”的证据。 这里面还有南共市的影子,巴西作为南方共同市场的核心成员国,贸易政策会考虑区域协同。 之前南共市就对部分进口工业品搞过统一关税,这次针对不锈钢冷轧板的反倾销税,说不定也是为了保护整个区域的钢铁产业,避免中国产品先进入巴西,再借着南共市的内部自由贸易政策扩散到阿根廷、乌拉圭这些国家。 中国这边其实也早有应对经验,2024年5月,商务部就发布过第19号公告,对原产于欧盟、日本、韩国和印度尼西亚的不锈钢钢坯和热轧板卷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原因也是这些国家的产品对中国本土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 只不过中国的调查程序更透明,会反复核查倾销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还会给利害关系方充分的答辩时间,像日本制铁、POSCO这些企业都能参与进来提交材料。对比之下,巴西的调查节奏快得多,从企业申请到做出终裁,往往不到半年就有结果,给中国企业的应对时间非常紧张。 巴西这么干,也是算准了中国不会轻易翻脸,两国在经贸上的互补性太强,中国是巴西大豆、铁矿石的最大买家,2024年巴西出口的铁矿石里有60%以上都销往中国,大豆更是超过80%。 巴西心里清楚,即便在不锈钢上搞点贸易保护,中国出于整体经贸关系的考虑,也不会立刻采取激烈的反制措施。这种“选择性贸易保护”其实是种投机,既想保住本土产业,又不想丢了中国这个大市场。 但长期来看,这招未必管用。中国企业已经在调整出口策略,一方面开拓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降低对巴西市场的依赖;另一方面加大对高端不锈钢产品的研发,避开中低端市场的价格战。 像太钢、宝钢这些企业,已经能生产厚度0.1毫米以下的精密冷轧板,专供高端电子设备,这类产品巴西本土根本造不出来,自然不在反倾销之列。 这么看来,巴西续征反倾销税就是场自保,本土不锈钢产业扛不住国际竞争,就找政府帮忙设门槛。可贸易保护终究是临时抱佛脚,解决不了技术落后、成本高企的根本问题。 要是本土企业借着这五年保护期还搞不出竞争力,等五年后反倾销税到期,中国产品带着更先进的技术回来,到时候怕是更没还手之力。这就像给生病的人吃止痛药,能缓解一时的疼,却治不好病根。

0 阅读:60
渺远的云娱乐说

渺远的云娱乐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