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行政院长”卓荣泰将参选台北市长?蒋万安成王炸?绿营强将无人敢战台北市!前陈水扁办公室主任警告:民进党“末日现象”出现,2026年选举恐崩盘,2028年赖清德极可能连任失败。郝龙斌豪赌称,自己当选国民党主席后,若“六都”拿不下“五都”,他将辞职。 台湾政坛最近的动荡源于今年上半年两轮大规模罢免行动的彻底失败。第一轮于7月26日针对24名国民党立委和新竹市长高虹安展开,投票结果显示同意罢免票始终落后,最终25案全数不通过,投票率虽达六成,但未能撼动蓝营席位。第二轮8月23日续战7起蓝委罢免案,同样以零胜告终,国民党成功守住31席立委。这两次行动本意在翻转立法院“朝小野大”格局,却暴露民进党动员力的疲软,导致赖清德执政面临更严峻的立法阻力。蓝营借势反弹,党内士气高涨,而绿营内部则开始反思资源浪费和策略失误。这场罢免潮虽未如愿,却加剧了岛内政治对立,预示2026年地方选举的激烈对抗。 罢免失败直接削弱了赖清德的权力基础,现今立法院蓝白合力频频卡关多项法案,推动预算审查时更显胶着。赖清德虽在8月23日晚间发表谈话,承认听到反对声音,但党内已现裂痕,派系间互推责任。民进党长期执政后,基层组织松散,年轻世代接棒不足,这让绿营在地方层面捉襟见肘。陈淞山在10月8日于《美丽岛电子报》发文,直指民进党陷入“末日现象”,即政治传承严重断层,靠选战起家的传统优势荡然无存。高雄和台南两市虽为绿营铁票仓,却因派系斗争和初选恩怨,选情已现隐忧。台北、新北、桃园三都翻盘机会渺茫,绿营若继续低迷,2026年九合一选举将成转折点,22席县市长中,现国民党握14席、民进党仅5席、无党籍3席,平衡易被打破。 台北市长选举成为焦点,现任国民党籍蒋万安积极争取连任,其市政表现稳健,民调支持率居高不下,让绿营望而却步。民进党选举对策委员会9月3日成立,由邱义仁和徐国勇主导,已盘点潜在人选,但多为二线人物,如立委吴思瑶、吴怡农或王世坚。这些选项虽有基层号召力,却难敌蒋万安的现任优势,党内忧虑“廖化当先锋”的尴尬。外界传闻行政院长卓荣泰、副院长郑丽君、外交部长林佳龙和高雄市长陈其迈等重量级人物可能出马,借行政资源拉抬声势。陈淞山点名这四人具备抗衡实力,类似过去苏贞昌和蔡英文下海的案例,但卓荣泰目前专注中选会人事提名,尚未表态。绿营若无人敢战台北,北部失守将成定局,影响整体布局。 国民党则借罢免胜利重振旗鼓,10月18日主席选举前夕,郝龙斌频频发豪语拉票。10月7日在台中政见会,他承诺若当选主席,2026年六都中若拿不下五都,即辞职负责,强调“顾北稳中强南”战略。台北蒋万安、新北侯友宜、桃园张善政、台中卢秀燕四都防守稳固,高雄韩国瑜和台南黄伟哲虽为绿营把持,但蓝营伺机反扑,尤其在绿营分裂下,翻盘机会增大。郝龙斌走访新北党部时,重申蓝白合潜力,意在凝聚跨党资源。国民党目前14席县市长优势明显,若2026年再添一至二席,将重塑岛内权力版图。这番赌注虽高风险,却提振党内信心,预示蓝营对2028年大选的野心。 2026年九合一选举涵盖九类职位,包括六都市长、议员、县市长及村里长,总计影响全台22席县市长和数百基层席次,被视为两年后领导人及立委选举的风向球。民进党选对会已锁定守住台南、高雄、嘉义县、屏东县、澎湖县五席,但北部三都选情不利,党内禁令严禁大咖背书,避免资源浪费。国民党10月18日选出新主席后,将加速布局,郝龙斌若胜出,其“五都赌注”将成为检验标准。民众党8月13日成立决策委员会,柯文哲虽涉司法案,但白营仍活跃中部。整体而言,绿营低谷期面临崩盘风险,蓝营趁势扩张,选举结果将决定赖清德执政后半段的成败。 陈淞山的“末日现象”警告直击民进党痛点:长期执政酿成官僚惰性,新人难接班,选战操作失灵。高雄派系恩怨让陈其迈疲于奔命,台南黄伟哲虽走访基层,但民调下滑。台北若卓荣泰出马,或能借行政院资源对抗蒋万安,但党内协调复杂,徐国勇兼顾秘书长和选对召集人,易生骑驴找马之嫌。国民党郝龙斌的豪赌虽显急切,却接地气地回应党员期待,蓝营若守住四都再抢一席,将让绿营输到脱裤。2028年赖清德连任之路布满荆棘,绿营需尽快检讨,否则政治轮替指日可待。这场选举不只席次之争,更是岛内民意试金石。
因跟拜民进党“抹红”策略,赵少康被围攻,郝龙斌危险了!蔡正元怒轰:赵少康与民进党
【8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