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钱学森对邓颖超说:我要叫你老师!邓颖超懵了,问道:你怎么会叫我老师呢? 钱

纸短情长啊 2025-10-08 03:47:59

一次,钱学森对邓颖超说:我要叫你老师!邓颖超懵了,问道:你怎么会叫我老师呢? 钱学森那时候刚回国没几年,正忙着国家大事,两人碰巧聊起小时候上学的事儿,钱学森忽然冒出一句要认邓颖超当老师。邓颖超当时一愣神儿,问他为啥这么叫。原来,这得从他们早年的学校说起,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那地方在当时可是教育界的试验田,钱学森小时候在那儿读过高年级,邓颖超也去过那儿教书,虽然没直接带过他的班,但钱学森记得见过她那身影,从此就觉得这份缘分得认认真真地叫一声老师。 邓颖超1904年出生在广西南宁一个官宦家里,家里条件不错,她从小就接触新式教育,1919年考进南宁女子师范,很快就卷进进步思潮里。1924年她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年转成中共党员,那时候她才20出头,就开始干地下工作。1925年她北上北京,进了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当老师,主要教低年级的语文和体育。那学校是当时教育部搞的实验点,聘了不少年轻女教师,邓颖超就是其中一员,她在那儿没待太久,因为很快就把精力转到妇女运动和罢工组织上去了。1927年她南下武汉、上海,从事秘密联络,抗日时候又去重庆搞统战。新中国成立后,她当了全国妇联主席和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一辈子投身妇女权益和统战工作。 钱学森呢,1911年上海出生,家里是教育世家,爸妈都是老师,三岁就跟着爸去北京求学。他先在教会学校念书,后来进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读完初小四年,又接着高年级,那时候大概1920年前后,学校里实验教育法,强调自然课和手工啥的。钱学森成绩拔尖儿,1923年小学毕业,直接考进师大附属中学,六年后又去上海交通大学读机械工程。1935年他公费留学美国,先在麻省理工,后转加州理工,1939年拿下航空工程博士。二战时他帮美国搞军工研究,战后当教授,发明了不少空气动力学的东西。1950年麦卡锡主义闹腾,他被扣护照五年,好不容易1955年回国,带回一脑子先进技术。从那以后,他就一头扎进导弹和航天,领导两弹一星工程,1964年东风导弹试射成功,1970年长征火箭上天。 五六十年代,钱学森刚回国,参与国家科技规划,两人有机会在会议间隙碰头。钱学森提起自己小时候在北京师大附小上学,邓颖超一听就接上茬,说自己也去过那儿教书。钱学森一琢磨,哎呀,那时候学校请了几个女老师,其中就有她,虽然没直接教我,但这份学校缘分得认。于是他就说要叫老师。这事儿后来钱学森在1997年的一次采访里提过,挺随意,但透着股真诚。你问为啥他这么较真儿?因为钱学森这人骨子里尊师重教,从小爸妈就教他要敬重教育者。他晚年回忆一生影响他的人,第一第二是父母,第三就是小学级任老师。这次认邓颖超当老师,也算延续了这份传统。邓颖超呢,她推辞了,说不敢当,但也没多纠缠,两人就这么成了忘年交。 师大附小是当时新教育实验的基地,聘女老师是新鲜事儿,邓颖超去那儿教书,正好赶上钱学森高年级尾巴。她教低年级,钱学森在高年级,但学校就那么大,活动集会总碰头。钱学森后来在美国混得风生水起,回国后却选择投身祖国建设,这跟早年学校熏陶脱不了干系。那学校不光教书,还教人做人,强调爱国和科学精神。邓颖超从老师转革命,也带着这份教育底子,去推动妇女解放啥的。俩人的人生选择,都没选安稳路子。邓颖超本可以继续教书,过日子平顺,她却去干地下工作,抗日统战。钱学森在美国教授位子稳当,薪水高,他偏要回国,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从零起步搞导弹。

0 阅读:46

猜你喜欢

纸短情长啊

纸短情长啊

纸短情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