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正在一步步把自己送上“餐桌”!与其说欧洲已经彻底沦为桌上的菜,倒不如说欧洲已经回到了全球国家定位中应有的生态位! 俄乌冲突直接撕开了欧洲经济的防护网,原本依赖俄罗斯廉价能源的那些工厂,眼下全都吃了大亏,能源价格节节高升,让大批企业不是被迫减产,就是直接关门。 资本一看到欧洲不稳,当下就收拾行李,带着资金和技术转移到美国或者中国,欧洲的老本行制造业撑不住了,曾经自信满满的“欧洲制造”标价高出一大截都能卖得动,现在被中国新能源车、光伏产品一追再追,优越感和口碑慢慢失色。 法国产生的社会动荡,其实只是这场系统性危机的一个缩影,法国总理丢出削减几百亿欧元财政开支的计划,基本等于动了法国人最深的“奶酪”。 高福利曾经是欧洲引以为宠的神主牌,现在成了沉重负担,工人在家拿救济,远比花力气工作舒坦,对于企业来说,负担不起的高税收让竞争力每况愈下。 此前的高福利系统能持续,全靠欧洲有一套强悍的产业链和稳定的出口溢价作支撑,如今这些根基被动摇,高福利神话再也支撑不下去。 财政吃紧,福利一砍,立刻就引爆了社会情绪,法国工会喊人罢工,街头立即失控,香榭丽舍大街成了烟火和混乱的代名词,暴徒砸商铺、抢名牌、烧厨房,哪还有半点高福利社会的秩序感。 法国不是“特别享福”的典范吗?可是缺钱的现实让“假期天堂”变成了矛盾漩涡,老百姓不乐意,企业叫苦连天,政府却不敢真刀真枪干到底,谁敢砍福利谁就得下台,这成了所有欧洲政府的魔咒。 全欧洲都知道问题出在过度福利、产业空心化和外部挑战,可领导层迟迟定不了应对章法,欧盟代表、芬兰总理,甚至意大利新领导人,换了一拨又一拨,要么不懂经济、要么只顾内斗拉选票,领导力的衰落,让整个欧洲缺乏破局的魄力。 随着全球新势力强势崛起,工厂和市场都开始选择中国,美国则成了最大“吸金器”,让欧洲自己变得两头落空,欧洲曾经的美好生活,是有代价的,而现在,这个代价终于摆上桌面。 现在的欧洲,其实只是在历史的节点上回归应有位置,没有资本挥霍时,什么理想都只能暂时靠边站,再死撑“意见领袖”,只会更快沦为桌上的待宰羔羊。
现在欧洲的日子好过吗?
【6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