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表示:“我们感受不到中国想要结束这场战争。”

思念蚀骨灼心 2025-10-03 20:23:51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表示:“我们感受不到中国想要结束这场战争。” 其实这已经不是泽连斯基第一次在西方媒体面前点名中国了,今年八月,他突然说乌克兰“不需要中国作为安全保障国家之一”,还指责中国“不适合扮演保障乌克兰安全的角色”。 结果没过多久,看到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态支持中国参与安全保障机制,他又改口称希望中国在促和方面起作用。这种反复变脸,说白了就是看人下菜碟,觉得中国好说话,就时不时拿出来敲打一下,换作其他大国可能就不敢这么直接点名了。 但泽连斯基可能忽略了一个关键点,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从第一天起就没动摇过。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最近在安理会说得明白,中方核心立场就是“劝和促谈”,并提出“三原则”,战场不外溢、战事不升级、各方不拱火。 中方不仅发布了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文件,还派出特别代表在各国穿梭斡旋。更实在的是,中国已向乌克兰提供了多批人道主义援助,承诺继续帮助受危机影响的民众。这些行动可不是光说不练。 泽连斯基的喊话,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乌克兰在战场和谈判桌之间的两难。俄罗斯方面多次表示愿意谈判,但坚持伊斯坦布尔是最佳地点;泽连斯基则说除了莫斯科哪儿都行,称去莫斯科是普京“为推迟会晤制造的理由”。 这种地点之争背后,其实是双方对谈判前提的根本分歧。乌克兰希望先拿回领土再谈,俄罗斯则要求承认新现实。而中国一直强调“对话谈判是唯一可行出路”,呼吁双方展现灵活性,这种中立态度,反而可能比选边站队更有利于创造谈判空间。 值得玩味的是,泽连斯基一边说感受不到中国的和平意愿,一边却在联合国大会上特意提到“中国是一个如今俄罗斯完全依赖的强国”,承认中国对莫斯科具有潜在影响力。这话里既有抱怨,也透露出某种期待。 但这种期待可能建立在误判之上,中国和俄罗斯的合作关系不等于中国能单方面命令俄罗斯停战。国际冲突不是开关游戏,何况中国早就明确“不隔岸观火、不拱火浇油、不趁机牟利”,这种原则性立场决定了中方不会采用施压或威胁的方式介入。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泽连斯基的外交策略似乎陷入一种循环,每当西方支持出现波动,他就转向舆论施压,试图通过公开喊话重塑关注度。今年三月他与特朗普在白宫会面时曾发生激烈争吵,甚至提前离场,当时特朗普公开批评他“未准备好实现和平”。但这次联合国大会期间,他又对特朗普连说四个“感谢”。这种起伏不定的互动方式,反而让和平进程更易受大国政治气候的影响。 说到底,乌克兰危机的最终解决不可能靠谁单方面施加影响力,而是需要各方在谈判中相互妥协。中国提出的“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其实点出了问题的核心,安全不是零和游戏。 如果泽连斯基真的想结束战争,或许该更关注如何把摇摆的外部支持转化为稳定的谈判框架,而不是不断重复那些听起来尖锐却难有实效的舆论施压。毕竟,战场上拿不到的,外交场上也可能拿不到;但外交场上能拿到的,战场上未必能给。

0 阅读:19

猜你喜欢

思念蚀骨灼心

思念蚀骨灼心

思念蚀骨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