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9月29日,美国的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关于台湾做了一个发言,强调台

飞绿说历史 2025-09-30 14:19:00

快讯!   9 月 29 日,美国的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关于台湾做了一个发言,强调台湾地区生产 95% 美国所需的芯片,对美国来说是一个严重的安全威胁,未来应该推动双方 “五五开”。   那么如何看待他的这个表态呢?   未来真的有可能实现吗?   先说美国为啥这么紧张。   台岛的台积电现在基本垄断了全球高端芯片市场,尤其是3纳米、5纳米这些顶级工艺,全世界最牛的芯片设计公司,最后都得把订单送到台积电。   苹果、英伟达、高通这些美国巨头,每年都有大批高端芯片要靠台湾地区生产。   美国商务部和相关行业报告也早就承认,台岛芯片占美国市场的九成以上,光是想象一下万一台海局势有点风吹草动,美国高科技产业就得跟着抖三抖,汽车、手机、数据中心,甚至军工都得受影响。   美国想把整个半导体链条搬回家,真不是说干就能干成的。   芯片制造是个极度复杂的系统工程,每片芯片都要经过几千道工序,涉及到的原材料、设备、工艺、封装,全都依赖密切协作。   像极紫外光刻机,美国自己造不出来,还得依赖欧洲的ASML。   先进封装,美国占比全球3%都不到,做出来的芯片还得送回亚洲加工。   美国国内虽然有了英特尔、格芯这些老牌企业,但和台积电的技术实力差距不小。   美国商务部和半导体行业协会都承认,想把产业链搬回家,成本得翻倍,效率还不如原来,企业也不太买账。   而且,台积电也没那么容易“搬家”。   台积电多次公开强调,最先进的工艺和大部分产能都必须留在台湾地区。   台岛本地上下游配套完善,供应商都在家门口,人才队伍也成熟。   美国本土虽然钱多,但工人难招、技术沟通难、材料和设备运输成本都高,台积电在亚利桑那的工厂一波三折,已经成了行业内的笑谈。   连台积电高层都说,他们最核心的技术和主要产能都不会离开台岛。   说到底,卢特尼克的表态,更多是美国面对现实压力下的一种“自我安慰”。   现在全球芯片产业分工已经成了定局,台积电凭什么把饭碗全分一半出去?   美国自己要是能做出来,早就做了。   现在无论是从技术储备、人才队伍还是供应链完整性看,台岛依然是全球最有话语权的那一方。   不得不说,台积电作为台湾地区的龙头企业,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里扮演着关键角色。   美国这几年折腾来折腾去,结果还是得仰仗台积电。   哪怕是特朗普政府再怎么强调“美国优先”,芯片这块的短板一时半会补不上。   台积电公开表态不会把核心产能搬离台湾地区,美国企业也不敢轻易割舍和台积电的合作。   美国想和台湾地区实现“五五开”,目前根本没有官方计划,只能说是个口号,距离现实差得远。   综上,卢特尼克这番表态,说到底反映的还是美国对芯片安全的焦虑。   想和台湾地区在芯片产业平分秋色,现实操作起来难度极大。   美国想摆脱高度依赖,短期内基本不可能。   台积电还将继续保持在全球高端芯片市场的主导地位。   美国的芯片回流计划目前只是个愿景,没有具体方案出台。   参考:美商务部长放言:希望芯片制造跟台湾“五五分”——财联社

0 阅读:0
飞绿说历史

飞绿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