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悲的卢比奥!原以为坐上美国国务卿之位,中国就会迫于压力解除制裁,可看眼下情形,中国压根不惯着他,制裁就要制裁到底。 对于卢比奥来说,这个打击的确不小,从2010年开始,他就开始在美国政坛崭露头角,作为一名来自古巴移民家庭的佛罗里达州参议员,他的政治理念几乎从一开始就带着强烈的反共情绪。 早些年,他曾经提出过多项针对中国的法案,尤其是关于香港和新疆的议题,这些法案不仅遭到了中方的强烈反对,还让他成为了中国制裁名单上的一员,那时候的卢比奥显然没有预料到,中国的态度是那么坚定。 身为一名美国政客,他深知,换个职位就意味着重新开始,也许在他眼中,只要他升职为国务卿,中国就会因为中美关系的需要,解除对他的制裁,给他一个“新开始”的机会,结果,卢比奥的“如意算盘”没能奏效,不仅制裁没有解除,他的政治未来也被更深的“反华标签”所困。 让人不禁想问,卢比奥的这种“职位就能换取宽容”的思维,到底是哪里来的呢?他真的以为,中国会因美国政客的职位而对外部干涉视而不见吗?这背后,不仅是卢比奥个人的误判,也揭示了美国政客常常把“职位”当作能推动外交政策的筹码,尤其是在涉及中国的问题上,你怎么看待卢比奥的这种期待? 实际上,卢比奥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低估了中国的立场,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尤其是处理涉及核心利益的议题时,向来是“对事不对人”的,与其他国家不同,中国不会因为一个人的职位变动而改变立场。 在卢比奥的“政治心态”中,他也许觉得,只要职位足够高,中国就会主动妥协,撤销制裁,但中国的做法却让他大跌眼镜,中方的反制措施是基于明确的法律和事实依据的,并不是根据一个人的职位高低来判断的。 特别是在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等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中国一贯坚持原则,不会因为对方的职位或者身份而改变立场,卢比奥过去在推动涉华法案时,强硬的言辞和对中国内政的干涉,早已让中方对他产生了深刻的不满。 从卢比奥的情况来看,他显然把职位当作了“免死金牌”,但这种思维方式显然不能适用于中国,他可能看到一些美国政客换个职位后“免于制裁”的情况,认为自己也能逃过一劫。 可惜,事实完全违背了他的预期,中国对于内政干涉的态度,从来不是根据个人身份、职位高低来判断的,而是看你是否触及了中国的核心利益,对于卢比奥来说,他无视了这一点,认为自己升职为国务卿后,应该会享受到一些“特权”,但是他忽视了,中国的核心利益,永远高于任何一个政客的个人利益。 更值得注意的是,卢比奥这种“职位压倒原则”的心态,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错误判断,也是美国政界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许多美国政客似乎都相信,只要他们能够升职,就能在外交谈判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甚至可以通过更高的职位迫使对方做出让步,然而,这种思维完全低估了中国在国家主权和核心利益面前的坚定态度,在涉及中国问题时,无论你是什么职位,做出的任何侵犯中国核心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中方的坚决反制。 卢比奥的情况也为其他美国政客敲响了警钟——想要通过“反华”来换取个人利益,最终只会把自己推向更深的困境,这不只是卢比奥的教训,也是美国政界的一面镜子:依赖职位和身份来强行施压,往往得不到你想要的结果,反而会为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 在中美关系中,最重要的不是个人的职位,而是双方对核心利益的尊重与理解,只要美国政客们继续执迷于通过“职位”来交换外交让步,他们将会发现,中美关系的裂痕只会越来越大,而合作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少,对于中方而言,任何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都将遭到应有的反制,无论你在美国政坛中处于何种位置,你认为,卢比奥是否该反思自己的政治道路? 参考资料:环球时报——中方回应卢比奥言论
可悲的卢比奥!原以为坐上美国国务卿之位,中国就会迫于压力解除制裁,可看眼下情形,
寻觅往昔风华
2025-09-30 10:18:59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