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坚决不给穆斯林学生提供清真食物,北九州有个阿富汗妈妈请愿,想让孩子在学校吃到不含猪肉的午餐。传言一扩散,政府几天就收了上千条投诉,日本只能赶紧发声明说“不提供,与事实不符”。 这位阿富汗妈妈在 2023 年 6 月就向北九州市议会提交了请愿,到当年 8 月进入了审议流程,但后来因为 2025 年 2 月的市议会选举解散,这个请愿就自动取消了,从头到尾都没得到过正式批准。也就是说,所谓 “提供清真餐” 的说法从根上就是假的,是有人把没办成的事添油加醋传了出去。 紧接着,这则假消息在日本社交媒体上疯传,结果北九州市政府几天内就收到了上千条投诉。有意思的是,这些投诉里不少都不光说午餐的事,甚至有人把这事和北九州 2025 年 6 月跟印度特伦甘纳邦签的友好合作协议扯到一起,硬说日本在搞大规模移民接纳计划。 因为这些混乱的舆论,北九州市教育委员会只好在 9 月 22 日专门在官网上发声明,清清楚楚说传言 “与事实不符”。 其实日本学校不专门提供清真餐,有个很现实的原因,那就是穆斯林人口确实太少了。 根据统计,日本全国的穆斯林也就 13 万多人,在 1.24 亿的总人口里占比还不到 0.1%,而且真正能完全按伊斯兰教法生活的人只有几百个。 加上日本社会本身同质化程度很高,这类有特殊饮食需求的孩子本来就少,学校午餐体系自然很难专门为少数人做调整。 更关键的是,日本的学校午餐有自己的固定制度。东京家政学院大学的教授就说过,日本所有小学和大部分初中都提供营养师制定的午餐,而且是强制供应的,一般不允许学生自带便当。 这种制度设计本来是为了保证孩子的营养均衡,可问题在于,菜单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既不给素食者准备替代餐,也不会考虑宗教饮食限制,因为在他们的规划里,这类需求实在太少见了。 之前就有印尼家长做过调查,静冈县 26 个印尼穆斯林家庭的孩子,在学校基本都吃不上清真餐。 条件好的家庭每天给孩子带便当,条件不允许的,要么在学校提供猪肉的日子里带饭,要么就让孩子吃午餐时把猪肉剩下来。这说明不是学校故意刁难,而是整个午餐体系从一开始就没考虑到这类特殊需求。 但话又说回来,时代在变,日本的外来人口也在慢慢增加,就算穆斯林不多,像素食主义者这样有特殊饮食需求的人也在变多。 2023 年去日本的游客里,素食主义者就有 128 万,占了游客总数的 5%。学校午餐体系一直维持老样子,难免会让有特殊需求的家庭犯难。 而且这次的投诉风波也暴露了日本社会的一些情绪,不少网民觉得 “外国人应该入乡随俗”,这种想法其实挺片面的。毕竟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信仰,本来就是文明社会该有的样子,不能因为人少就忽视他们的合理需求。 现在传言是澄清了,可那位阿富汗妈妈的诉求其实还没解决,还有不少类似的家庭仍在为孩子的午餐发愁。日本到底该维持多年的午餐传统,还是该慢慢调整体系适应多元需求?这恐怕不是一句 “与事实不符” 就能糊弄过去的。 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呢?是觉得特殊需求该被照顾,还是认为传统体系没必要为少数人改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