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美国母亲为救刚出生的女儿,让专家给女儿移植了一颗健康狒狒的心脏,手术

司马槑谈过去 2025-09-27 14:30:30

1984年,美国母亲为救刚出生的女儿,让专家给女儿移植了一颗健康狒狒的心脏,手术虽然成功了,但女儿接下来的遭遇,却让这位母亲痛不欲生。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斯蒂芬妮费伊博克莱尔的小女婴,为了保护隐私,媒体都叫她“菲伊宝宝”。她来到这个世界的方式,可以说相当“地狱模式”。 她得了一种极其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左心发育不全综合征。说白了,就是她的心脏天生只有一半能用。这颗小心脏根本没法把足够的血液泵到全身,维持生命。医生给出的诊断,冷酷得像冰:这孩子活不过两周。 对于母亲特蕾莎来说,这无异于晴天霹雳。她抱着怀里那个小小的、几乎没有力气哭泣的女儿,感觉整个世界都塌了。那几天,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停地给菲伊录像,想把她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瞬间都留下来。这是一种近乎绝望的告别仪式。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只能等待死亡降临的时候,一个电话打了进来。电话那头,就是洛马琳达大学医学中心的贝利医生。他提出的方案,让特蕾”莎以为自己遇上了疯子:“我们可以试试,给菲伊移植一颗狒狒的心脏。” 把动物的心脏装进人身体里?这在当时,简直是天方夜谭。特蕾莎的第一反应是拒绝。她不想让女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再成为一场疯狂实验的牺牲品。 但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看着菲伊的呼吸越来越微弱,脸色越来越青紫,特蕾莎的内心开始天人交战。不做手术,女儿必死无疑。做了,虽然希望渺茫得像风中的烛火,但万一呢?万一奇迹发生了呢? 最终,母爱战胜了恐惧和理智。她告诉贝利医生:“如果不试,我可能会后悔一辈子。” 就这样,一场注定要载入医学史,也载入伦理争论史的手术,拉开了序幕。 1984年10月26日,贝利医生和他的团队,将一颗经过精心挑选的、来自一只年轻健康狒狒的心脏,成功植入了菲伊宝宝的胸腔。当那颗不属于人类的心脏,在菲伊小小的身体里重新开始跳动时,整个手术室都沸腾了。 特蕾莎在手术室外,听到“手术成功”四个字时,瞬间瘫倒在地,泪流满面。 这个消息立刻引爆了全球媒体。菲伊宝宝成了全世界最知名的婴儿。起初的几天,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菲伊的脸色红润了起来,生命体征也趋于平稳。这颗狒狒的心脏,似乎真的创造了奇迹。特蕾莎甚至开始幻想,女儿也许真的能活下来,长大,像正常孩子一样去上学。 然而,所有人都低估了人体免疫系统的“排外”有多么执着和强大。 术后第7天,菲伊的身体开始出现排异反应的迹象。她的免疫系统,终于识别出这颗心脏是个“外来户”,并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贝利团队用尽了当时所有的抗排异药物,拼命想“欺骗”菲伊的免疫系统,让它接纳这个新邻居。 但一切都是徒劳。排异反应如山崩海啸,一天比一天猛烈。菲伊的肾脏开始衰竭,呼吸变得急促。到了第21天,也就是11月15日,那颗顽强跳动了三周的狒狒心脏,终于停止了工作。 菲伊宝宝,这个来到世界仅仅33天的小生命,在母亲的怀中,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希望之后的绝望,才最让人痛不欲生。特蕾莎抱着女儿冰冷的身体,这一次,她没有哭,只是呆呆地坐着。她不怪贝利医生,她知道所有人都尽力了。但外界的舆论,却像潮水一样,将贝利和她自己彻底淹没。 动物保护组织怒斥他们为了一个注定失败的实验,残忍地杀死了一只健康的狒狒。宗教人士批评这是在扮演上帝,违背了自然伦理。更多的普通人则认为,贝利医生根本就是在拿一个垂死的婴儿做实验,满足自己的野心。特蕾莎,也被一些人指责为一个“狠心的母亲”。 这场风暴,让贝利医生几乎身败名裂。但很少有人知道,这次悲剧性的失败背后,一个微小却致命的失误,以及它所带来的宝贵教训,为后来的医学进步铺下了一块血染的基石。 很多年后,尸检报告揭示了菲伊手术失败最关键的原因,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竟然是血型不匹配。 菲伊宝宝是O型血,而被选中的那只狒狒,是AB型血。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医生们主要关注的是器官大小和组织相容性,却忽略了这个最基本的常识。O型血的免疫系统,对于外来的A、B抗原,攻击性是最强的。这场排异反应,从一开始就注定无法挽回。 贝利医生没有隐瞒这个失误。他顶着巨大的压力,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开承认了这一点。他说:“我们从这次失败中学到的东西,将拯救未来无数个孩子。” 他没有说大话。吸取了菲伊案例的惨痛教训,仅仅一年后,贝利医生就成功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婴儿之间的心脏移植手术,那个孩子健康地活了下去。从那以后,婴儿心脏移植手术才真正走向成熟。可以说,是菲伊短暂的生命,点亮了后来者的路。

0 阅读:66
司马槑谈过去

司马槑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