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美国这一手对我们影响这么大!9月24日,根据美国彭博社报道,彭博社称,由于

云景史实记 2025-09-26 19:10:08

没想到美国这一手对我们影响这么大!9月24日,根据美国彭博社报道,彭博社称,由于美国7月停止发放出口许可,中国本土飞机制造商中国商飞已将旗舰机型C919的交付目标,削减了三分之二。 C919从白纸画图到首飞成功,再到拿到适航证,前前后后折腾了十几年,好不容易熬到要批量交付、真正走进民航市场了,偏偏被美国这记“闷棍”打个正着。 先说说这 “交付削减三分之二” 到底是怎么回事。彭博社说原本计划交付 75 架,现在砍到 25 架,听着吓人,其实这里面有点门道。商飞之前说的 75 架是 “产能目标”,就是生产线能造多少,不是真要交出去多少。 你想啊,国内三大航今年计划引进的 C919 加起来才 32 架,就算造 75 架也没地方送啊。真实情况是,美国断供把生产线的零件卡住了,原本能造 75 架的产能,现在只能造 25 架,这才是关键 —— 不是没人要,是没零件造不出来,这损失才真让人心疼。 美国卡的到底是什么?说穿了就是飞机的 “心脏”—— 发动机。C919 用的 LEAP-1C 发动机,是美国通用电气和法国赛峰合资的产品,这玩意儿占了整机成本的 31%,等于飞机一半的身价都在这发动机上。 美国 7 月突然停发出口许可,等于直接断了这 “心脏” 的供应,没有发动机,造好的机身就是一堆废铁,生产线自然转不动了。 更狠的是,他们不光卡发动机,连飞控系统、航电设备这些关键零件也一并禁了,甚至不惜赔 800 亿违约金也要撕毁合同,摆明了就是要把 C919 掐死在量产前夜。 这事儿让人窝火在哪?C919 刚开始选零件的时候,不是咱们造不出来才用美国的,实在是为了快点拿到适航证。航空业有规矩,用成熟的国际部件更容易通过欧美认证,咱们是想先把飞机送进市场,再慢慢换国产零件。 就像当年造汽车,先引进技术再自主研发,本来是条稳妥路,谁想到美国压根不给你成长的时间,非要在关键时候下死手。 想想这十几年,从 2008 年项目启动到 2023 年首架交付,多少次风风雨雨都扛过来了,眼瞅着千架订单要落地,突然被人抽了梯子,换谁能不气? 但咱们早有准备,没那么容易被打趴下。中航西飞很快站出来说 “项目正常生产,没受影响”,就这 16 个字,让全世界都吃了一惊。 秘密就在咱们提前存下的 “家底” 里 ,之前早就料到美国可能搞这一手,提前囤了足够 75 架飞机用的发动机库存,撑到 2026 年初没问题。生产线不会停,今年春运那 16 架 C919 承运百万人次的热闹景象,明年还能看见。 更让人提气的是国产发动机的突破。美国一直觉得咱们造不出先进航发,可他们不知道,国产长江 - 1000A 已经在运 - 20 上完成试飞了,13 吨的推力快赶上进口的 LEAP-1C 了。 这里面全是硬技术:钢研高纳造的涡轮叶片能扛 1700℃的高温,比岩浆还热;铂力特用 3D 打印造燃烧室,工期直接短了 40%;钛铝合金叶片又轻又结实,比进口的还好用。中航发的人说了,今年年底就装到 C919 上做最后测试,2027 年 150 架的产能目标,靠的就是这颗 “中国心”。 这场景是不是有点眼熟?跟当年华为被卡芯片一模一样。2020 年美国断供华为芯片,手机出货量一下少了 6000 万台,外界都以为华为要完了,结果人家搞了个 “南泥湾” 工程,自己建供应链,四年后就以 18.1% 的市场份额重夺国内第一,还成了全球小基站的唯一领导者。 现在 C919 也走在这条路上,美国越封锁,咱们越使劲,22 个关键子系统已经完成国产化验证,江苏的企业把单晶叶片良品率做到了 90%,湖南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喷管也过了测试,之前依赖进口的部件,一个个都被咱们自己造出来了。 说真的,C919 这十几年的路,本就是在别人的封锁和质疑里走过来的。一开始有人说 “用进口零件不算中国造”,可就像专家说的,波音、空客也不是全靠自己造零件,关键是咱们掌握设计主导权,是项目的 “老板”。 现在美国逼咱们把零件也换成自己的,虽然短期内生产线受了影响,可从长远看,这是把 “卡脖子” 的风险变成了自主的机会。 你看,现在千架 C919 订单没取消一架,国产发动机很快就能装机,稀土这张牌还在咱们手里,美国的封杀根本堵不死咱们的路。这就像当年的高铁,一开始也靠引进技术,后来还不是靠自己搞出了复兴号,跑遍全世界。 C919 现在受的这点委屈,早晚能变成硬气的资本。美国这记闷棍确实疼,但疼过之后,咱们的骨头只会更硬,这条路或许走得慢一点,但每一步都更扎实,早晚能让带着 “中国心” 的大飞机飞得更高更远。

0 阅读:144

猜你喜欢

云景史实记

云景史实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