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突然宣布了 9月25日,路透社曝出独家消息,G7和欧盟正在暗中筹划给稀土设定价格下限,甚至还讨论要宣布对部分中国出口的稀土征收关税或碳税,说白了就是眼红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想联手扳回一局。 西方想用行政手段给市场定价,完全忽略了现实情况。中国掌控着全球超过90%的稀土精炼产能,这不是随便定个价就能改变的。 这些国家似乎忘了三年前对俄罗斯石油限价的尴尬结局:印度和中国加大采购,俄罗斯能源收入不降反升,最终通胀压力全砸回G7自己头上。如今把同一套剧本搬到稀土领域,简直像在演一场自我安慰的荒诞剧。稀土可不是石油,风力发电机、导弹制导系统、电动汽车电机都离不开它,断供的代价可不是油价波动能比拟的。 中国稀土产业链早已筑起铜墙铁壁。从内蒙古矿山到宁波磁材工厂,全球唯一的全产业链网络里流动着技术、资源与市场主动权。美国芒廷帕斯矿重启后碳排放远超中国标准,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产能尚不足全球需求十分之一,西方所谓“替代方案”更像是一场昂贵的幻梦。 G7内部裂痕早已藏不住。日本丰田汽车第一个跳脚反对——混动电机八成稀土靠中国供应;德国巴斯夫警告欧洲新能源产业可能被关税拖垮。这边美国喊着“必须摆脱依赖”,那边加拿大稀土企业CEO却公开承认:“中国应当继续主导,脱离他们根本不现实”。西方阵营的团结面具,在现实利益面前碎得一干二净。 中国反击的底牌远比想象中更多。四月出口管制令一出,美国军工企业稀土库存瞬间从六个月缩水至两个月,被迫冒险黑市采购。当西方炒作“碳税”攻势时,中国稀土回收率已达98%,单位碳排放反降60%。规则博弈的战场上,技术优势才是真正的语言。 这场博弈暴露了西方战略的短视。他们试图用政治杠杆撬动市场规律,却忘了中国稀土价格十年间从每公斤46美元跃至82美元的背后,是提炼技术迭代与环保标准提升的硬实力。即便G7强行拉高进口价,中国只须收紧配额,欧美工厂的流水线反而会先停摆。 资源战争没有赢家,但傲慢的决策注定满盘皆输。当欧洲民众为涨价的电动汽车埋单,当美国军工巨头为稀缺稀土焦头烂额,G7的“限价令”不过是将经济成本转嫁给自身的愚蠢游戏。中国早已看清:真正的胜负手不在谈判桌,而在矿井深处与实验室的灯光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欧盟突然宣布了 9月25日,路透社曝出独家消息,G7和欧盟正在暗中筹划给稀土设定
琉星球
2025-09-26 08:53:15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