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日本政府宣布了 9月24号,日本首相候选人高市早苗聊了央行的货币政策,说这该由央行自己定,还说现在物价涨是因为进口成本高,意思就是日本官方暂时不想管通胀。但她的话能不能影响政策,全看她最后当不当得上首相——当上了可能改政策,没当上就是白说。 日本长期以来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尤其是在“安倍经济学”时期,日本银行不断扩大资产购买规模,以期刺激通胀和经济增长。 但从实际效果看,日本的通胀始终难以持续达到目标,而在近期,由于全球能源价格上涨、日元贬值等多重因素叠加,日本国内的物价开始显著上涨。这种由外部输入性通胀主导的物价上涨,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担忧。 高市早苗的观点,其实是和日本银行目前的立场较为一致的。日本银行在最新的政策声明中多次强调,当前的通胀并非由国内需求过旺驱动,而是外部成本推动型通胀,因此不宜用加息等紧缩手段去应对。 这种立场在全球范围内显得有些“逆风而行”,毕竟欧美多国都已开始加息以遏制通胀。 但日本的情况的确不同,国内消费和投资依然较为疲弱,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如果贸然收紧政策,反而可能打击脆弱的复苏基础。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市早苗的发言其实反映了她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通胀不是内生性的,不应仓促干预;货币政策的操作权应当尊重央行的专业判断。 这种说法表面看起来是“老生常谈”,但在当前日本政坛,并非所有候选人都持相同立场。 某些政治力量主张政府应更积极介入,甚至暗示应通过财政或货币手段“压制通胀”,这种倾向一旦占上风,可能会给央行带来政治压力,破坏其独立性。因此,高市早苗的表态也可看作是一种“护盘”,在为央行争取操作空间。 当然,决定她这番话是否最终影响政策走向的关键,还是她能否当选。日本政治历来讲究派阀平衡和内部协商,高市早苗虽然在部分保守派群体中拥有较强支持,但在党内的整体支持度并非绝对优势。 如果她最终未能成为首相,那么她的政策设想自然也就难以落地,现有政策框架很可能维持现状。 但如果她成功入主首相之位,那么她所展现出的政策倾向,可能就会转化为实际的政务决策,尤其是在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协调方面,或许会更加注重央行的独立性和宏观经济的稳健性。 从日本政府的角度来看,目前的政策方向总体保持谨慎。在不确定的国际局势下,贸然调整政策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高市早苗并未提出激进的政策主张,而是强调央行独立性和现实通胀成因,这种态度说明她在经济政策上倾向于理性务实。 如果未来她能成为政策主导者,我们可能会看到一种更加强调专业判断和制度规则的治理风格,这对于日本这样一个高度发达但老龄化加剧的国家来说,无疑是一种更加可持续的路径。 综上所述,高市早苗关于央行政策的表态,看似只是一次普通的政治发言,实则深藏着对当前经济现实的清晰判断和对制度运行边界的理性认识。 未来她是否能够走上领导岗位,还需看党内博弈和公众支持,但她所提出的政策思路,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日本政界对未来经济治理模式的思考方向。 素材来源:界面快讯 2025-09-24 13:57·界面新闻官方账号
就在刚刚 日本政府宣布了 9月24号,日本首相候选人高市早苗聊了央行的货币政策
景铄看科技
2025-09-25 14:46:08
0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