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的杜特尔特收到噩耗,最好的结果,也是余生在监狱度过? 9月22日,国际

蔷薇的日记 2025-09-24 19:53:42

80 岁的杜特尔特收到噩耗,最好的结果,也是余生在监狱度过? 9月22日,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指控杜特尔特在担任市长和总统期间,杀害涉嫌毒品犯罪者,面临国际刑事法院三项谋杀罪指控。 这场看似 “司法追责” 的事件,本质上更像一场对 “强人政治” 的清算,尤其是当这种政治模式触及国际规则边界时,最终的结局早已埋下伏笔。 很多人盯着 “三项谋杀罪” 的罪名,却忽略了一个关键:杜特尔特的 “禁毒战争” 在菲律宾国内曾有极高支持率,甚至被视为 “治理乱象的必要手段”。 但国际刑事法院的指控逻辑很明确:即便存在国内民意基础,当行动突破 “不任意剥夺生命” 的国际法底线,就不再是 “内政问题”。 就像他在达沃市当市长时的铁腕手段,当时被赞 “高效治恶”,如今却成了 “共同犯罪” 的证据。 这种 “合法性认知差”,正是强人政治在全球化时代必然面临的困境。 更值得琢磨的是庭审延期背后的博弈。 辩护方强调杜特尔特 “认不出家人”,检方却拿 “认出旧裙子” 反驳,表面是健康争议,实则是司法程序与政治需求的拉扯。 马科斯政府愿意配合引渡,看似顺应国际司法,实则想借国际力量削弱杜特尔特家族的政治影响力;而杜特尔特在南部 67% 的支持率,又让国际刑事法院不敢轻易下判。 毕竟一旦被贴上 “干涉他国内政” 的标签,这场审判的正当性就会崩塌。 所以与其讨论 “是否会终身监禁”,不如看清一个趋势,当强人政治试图用 “结果正义” 掩盖 “程序正义” 的缺失时,国际司法体系总会在某个节点介入。 对杜特尔特而言,最好的结果或许不是 “出狱”,而是让这场审判永远停在 “健康评估” 阶段。 因为一旦进入实质审理,无论判决如何,“强人政治” 的时代符号都会彻底破碎。。

0 阅读:2
蔷薇的日记

蔷薇的日记

关注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