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奶欧洲”到“割欧洲”,欧美为啥会反目成仇?因为美国所面临的并非一场普通危机,

月鹿简科 2025-09-23 14:21:23

从“奶欧洲”到“割欧洲”,欧美为啥会反目成仇?因为美国所面临的并非一场普通危机,而是一场生存危机,必须用商人思维取代传统精英的帝国思维,正如《孙子兵法》所言:“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当下的美国,遭遇的绝非一场寻常风暴,而是一场足以撼动其存续根基的深重危机。

所有问题的根源,直指那个天文数字般的债务,它像一个黑洞,必须找到某种方式来实质性地填补。

过去那种“帝国思维”已经玩不转了,维持全球秩序的成本高得离谱,收益却越来越少。于是,一种更冰冷、更务实的“商人思维”开始占据上风,凡事都得先算一笔经济账。

所以,角色的转变就显得顺理成章。

曾经那个秩序的维护者,现在发现破坏秩序似乎更有利可图。曾经的“天下共主”,正在主动降级,其行为方式越来越像一个“匪帮”,或者说,跟那些它曾经看不上的“刺头”没什么两样了。

以特朗普为代表的那股右翼反建制力量,就是这种转变最鲜明的写照。他们用行动颠覆了美国作为自由世界领袖的传统形象,把桌子掀了,让所有人都不好过。

那么,这把刀会挥向谁呢?在美国战略圈里,一个共识正在悄然形成:收割欧洲。

想当年,冷战结束后,欧洲可是地缘政治的宠儿,享受了太长时间的安逸与红利。可如今,在美国眼里,所谓的盟友、仆从,都已经换了新的标签,变成了可以出卖、可以吸血、可以随时劫掠的“肥羊”。

这事儿其实有历史剧本可以参考。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就抓住了机会,一举从英国的债务国,翻身成了英国的债权国,完成了权力的交接。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剧本更狠。整个欧亚大陆被打成一片焦土,而美国却借此代价,一跃成为无人能及的全球超级大国。

历史的教训摆在那里,混乱和毁灭,对他人的代价,往往是自己的机遇。

0 阅读:48

猜你喜欢

月鹿简科

月鹿简科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