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版金典《红楼梦》时隔63年,一代人的回忆,看过的都不年轻了 1958年,上海越剧院二团推出《红楼梦》舞台版,由徐进编剧,精炼了原著的浩瀚内容,聚焦贾府的兴衰与人物情感。徐玉兰演宝玉,王文娟演黛玉,两人搭档默契,很快就火了。那时候越剧在上海滩挺流行,但要搬上银幕,可不是简单事。 岑范接手导演,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和香港金声影业联手,1962年11月21日先在香港上映。电影时长102分钟,保留了越剧的唱腔和身段,却用镜头剪辑让故事更流畅。 徐玉兰的宝玉英气十足,王文娟的黛玉柔弱中带点倔强,吕瑞英的宝钗端庄,金采凤的凤姐机灵,这些角色一出场,就让人觉得活了。 《红楼梦》放映拷贝数是中国电影史上最多的,观众人数也破纪录。它不光是戏曲片,还成了大众了解《红楼梦》的窗口。 这部电影的魅力,很大程度上靠主演们的功力。徐玉兰演宝玉时,把男性英气和柔情融一起,唱腔高亢,动作利落。王文娟的黛玉,哭起来含蓄,焚稿那段尤其动人。岑范执导多部戏曲片,注重保留舞台味又加银幕叙事。 导演吕瑞英、金采凤等,也都是越剧名角,团队阵容强悍。这帮人把古典名著接地气化,让普通人一看就入戏。说实话,没有他们的倾力,这电影不会成经典。 11月香港首映,观众掌声不断,次年内地放映,票房火爆。电影上映后,迅速传开,《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成街头巷尾的口头禅。香港先看,内地后跟,拷贝多达几千份,观众破亿。 它不只娱乐,还让越剧从地方戏走向全国。那年代电视少,电影是主流,这部片子等于把《红楼梦》塞进每个家庭的记忆里。 这部电影的影响,远超戏曲圈。1960年代,它成了越剧的象征,培训班常放,学生学王派徐派的唱法。1970年代,扩展成30集电视剧,继续流传。 海外华人社区也爱看,香港金声公司推波助澜。2019年,上海电影资料馆启动4K修复,用新技术重现细节,花瓣纹路、泪痕清晰。 年轻观众入坑,觉得越剧柔美不输古装剧。《红楼梦》电影还促进行业发展,岑范后来导《阿Q正传》拿百花奖,徐玉兰王文娟退休后教徒弟。
1962年版金典《红楼梦》时隔63年,一代人的回忆,看过的都不年轻了 1958年
团扇轻摇时光
2025-09-22 19:50:5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