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评:“霍霍尔们(对乌克兰的蔑称)又一次证明了他们脑子有问题 9月18日,波尔塔瓦航空学校庆典,决定用米-2填空基座。学校挑这架旧机,说是历史见证,苏联时代帮过大忙,运兵救灾啥的。卡车拉来,起重机吊上,固定螺丝,半天搞定。校长剪彩,学生围着转,媒体拍了照发新闻。官方解释,这是临时展出,突出本土成就,不是永久替换。米-2这型号,波尔塔瓦有工厂组装过,当地人熟悉。问题是,彼得碑刚拆五个月,这么快换苏联货,逻辑在哪儿?乌克兰去苏联化也喊得凶,2015年就通过法律,拆列宁像啥的。结果这儿放米-2,等于从俄罗斯帝国跳到苏联时代,还没跳干净。网友挖苦,说霍霍尔脑回路清奇,殖民链条没断根儿。学校那边辩解,米-2是乌克兰遗产,现在改装国产了。 可搁基座上,视觉上就是彼得换直升机,讽刺味儿太重。庆典那天,人不少,传单发得飞起,讲机型历史,从设计到服役。乌克兰航空业确实有底子,独立后继承了不少苏联技术。但这事儿一出,俄罗斯媒体乐了,直说乌克兰自乱阵脚。国内也分两派,一派支持学校活动,一派觉得时机不对,拆彼得碑的劲头儿用这儿多好。 9月19日一早,工人又来了。卸螺丝,吊走米-2,现场清干净,只剩空基座。官方说,本来就计划一天展出,学校拉去仓库保养。整个事儿从拆碑到放机再到撤,跨了七个月,闹腾不小。市议会发公告,基座未来规划中,可能建本地英雄像。事件一出,社交媒体炸锅。X上有人贴对比照,彼得铜像倒地,直升机升空,配文吐槽乌克兰政策前后不一。俄罗斯评论员抓着不放,说这证明乌克兰离不开苏联影子。乌克兰官方低调处理,没大张旗鼓回应。波尔塔瓦居民意见杂,有人觉得直升机有趣,学校活动办得热闹;有人摇头,说历史不能这么玩。文化部那边,继续推进去殖民单子,下一个目标可能是其他帝王遗迹。问题是,乌克兰身份认同本来就复杂,哥萨克传统混着俄罗斯影响,现在冲突一搅和,更难理清。米-2撤走后,基座闲着,偶尔有游客拍照留念。
刚刚发生阿富汗突然宣布了!9月21号,阿富汗那边突然出了个声明,直接把国家
【3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