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伯驹院士聊教育,他说咱别老盯着别人“卡脖子”,其实教育才是那个“隐形绊脚绳”——就像想教孩子骑自行车,不先练平衡,反倒天天让背“骑车标准答案”,最后孩子口诀背得溜,一上车还是晃悠。他还说,现在有些课像按流程走的流水线,知识点灌进去,习题练几遍,最后考试验成果,学生哪敢琢磨“换个思路行不行”?连高三都成了“复习专属年”,新课全停就抠考题套路,跟准备厨艺比赛不练新菜,光反复炒同一盘菜似的。结果呢?学生创新的小想法全被“标准答案”框住了,等真要搞科技突破,才发现手里缺了“敢想敢试”的本事,你说这事儿是不是既戳中现实,又有点让人无奈地想笑?
怪不得学校班主任最看不得披头散发[笑着哭]
【3评论】【2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