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民间喊话中国:给技术就做“最忠诚小弟”,历史伤疤却难逾越。 这样的民间呼声并

玉龙吟风梦九霄 2025-09-20 11:18:52

越南民间喊话中国:给技术就做“最忠诚小弟”,历史伤疤却难逾越。 这样的民间呼声并非空穴来风,源于越南对技术升级的迫切需求。越南正处于工业化关键阶段,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兴产业发展都离不开技术支撑。 越南网友在社交平台频繁讨论中国航天成就,对量子通信干线的建成表示关注,不少人留言期待引入相关技术。 电动汽车领域更成为焦点,中国比亚迪、蔚来等品牌在越南市场的存在感提升,当地网友直言希望通过合作获取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这类呼声汇聚成民间对技术合作的强烈诉求。 中国技术的实力与经验,让合作具备坚实基础。 全球高铁运营里程中中国占比超 70%,还主导制定 13 项国际标准,雅万高铁通车一年运送旅客超 1000 万人次。 在越南本土,中国中铁六局已成功承建河内吉灵 - 河东线轻轨项目,为当地交通升级提供助力。5G 领域,中国专利申请数量位居世界前列,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建设等技术应用成熟,这些都成为越南寻求合作的现实依据。 越南总理范明政曾向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表达在设计、建设及技术转让方面的协助意愿,展现官方层面的合作倾向。 历史积淀的友好基因,为跨越认知障碍提供支撑。中越两国有着 “同志加兄弟” 的传统友谊,越南革命历史与中国紧密相连。 2024 年是胡志明来广州开展革命活动 100 周年,当年他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创建越南共产党前身 “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这段历史成为两党两国友谊的重要印记。 苏林访华时特意前往旧址参访,直言越南人民不会忘记中国在其民族解放和国家建设中的帮助。 文化层面,两国渊源更深,越南 “龙子仙孙” 的自称与华夏 “炎黄子孙” 的认同相近,出土文物呈现同源特征,《西游记》等中国影视剧曾在越南风靡,如今双方流行歌曲也在彼此市场走红。 民间与官方的互动中,合作的脚步不断向前。 2025 年 3 月,四条连通中国的越南跨境铁路启动建设,中国铁建与越南铁路代表团就深化合作展开座谈。 同年 2 月,越南国会以 455 票赞成、4 票反对的结果通过老街 — 河内 — 海防铁路项目,显示对中越合作的务实态度。 人文交流同样热络,数千人参与中越青年友好会见,近万名代表参加青年大联欢,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学习对方语言、赴对方国家留学。 这些交流让 “中越互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 的定位有了坚实的民间基础。 所谓 “历史伤疤” 带来的顾虑,在现实利益与友好互动中逐渐消解。 越南国内虽有 “技术自主” 的呼声,甚至出现犹豫态度,但更多人看到合作的实际价值。河内商贩阮氏芳期待高铁建成后能当天往返南北售卖咖啡,火车站附近的年轻人也承认中国技术靠谱。 中国始终以开放姿态推进合作,外交部多次强调支持中越铁路互联互通,在技术转让、融资模式上展现灵活性。 这种务实态度让世界银行等机构虽对越南 “兼容多轨距” 的要求却步,却也让中越合作保持持续推进的可能。 中越关系的发展,始终在期待与磨合中前行。民间对技术合作的喊话,是发展需求的真实表达;历史记忆带来的审慎,是关系深度的侧面体现。 两国从革命年代的互助到如今的技术对接,从文化同源到青年相知,友好合作的脉络从未断裂。 随着跨境铁路的延伸、科技交流的深化,那些所谓的 “难逾越” 终将被务实合作与民心相通所消融,让 “同志加兄弟” 的情谊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

0 阅读:81

评论列表

你萌我丑

你萌我丑

4
2025-09-20 13:43

这种没有骨气的国家和人民还是算了吧,历史给过答案了。若不是历史的渊源和血液里掺杂着大国的基因早都放弃所有援助让其自生自灭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