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曾公开嘲讽中国大陆坐拥百万亿资金却造不出高端芯片,而美国媒体紧接着抛出更尖锐的言论——中国顶尖高校培养的人才正源源不断为硅谷效力。 这两番言论像两面镜子,照出全球科技竞争中最真实的矛盾与博弈。张忠谋的底气并非空穴来风,作为芯片代工领域的掌舵人,他深知高端制程被少数巨头垄断的现实。 2024年他断言"全球自由贸易已死",宣布台积电拒绝与华为合作,直言"抱紧美国大腿"是生存之道。 彼时他笃信美国联合日本、荷兰构筑的技术壁垒足以扼住中国芯片产业的咽喉,甚至放言"大陆绝无可能成为半导体霸主"。然而短短数月后,这位"芯片教父"的口风悄然松动。 2024年底他突然改口,承认中国大陆有办法反击美国的"卡脖子"政策,并警告这种封锁最终会让美国企业失去中国市场。 到2025年春天,他更是在公开场合感叹"半导体自由贸易时代已结束",言语间流露出对局势失控的无奈。这种转变背后,是中国芯片产业用实绩打出的反击拳。 当张忠谋还在强调台积电在7纳米以下先进制程的垄断地位时,国产高端芯片制程已悄然突破7纳米工艺这道关键门槛。 更令业界震动的是,中国在芯片封装技术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精细化工艺和新材料应用,大幅提升了芯片性能与可靠性。国家数据局的最新报告印证了这一进程——中国已形成覆盖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装备的完整产业链,高端芯片自主可控的难题正逐步破解。 而美媒关于"中国人才为美国所用"的论调,同样在现实中遭遇微妙反转。硅谷确实聚集着超过十万名中国名校毕业生,清华北大学子数量尤为可观。 他们拿着百万年薪,在谷歌、英伟达等巨头实验室里研发尖端技术,成为美国科技霸权的重要支撑。 但特朗普2025年突然宣布将中国留学生配额扩至60万人的决定,意外暴露了美国的脆弱性——他直言"没有中国留学生,美国大学体系会玩完"。 数据显示,中国留学生每年为美国贡献数百亿美元经济收益,支撑着近40万个就业岗位。更讽刺的是,当美国收紧对华裔科学家的限制时,61%的华裔科研人员已考虑离开美国,这种人才回流潮或许正在改写科技力量的天平。 张忠谋的嘲讽与美媒的得意,终究抵不过产业演进的铁律。当中国芯片产能从全球19%飙升至35%,当中芯国际凭借14nm工艺拿下特斯拉订单,当华为与中科院联手攻关光量子芯片,这些突破都在无声诉说着同一个真相:技术封锁或许能延缓进程,却无法阻挡创新洪流。 而那些远赴硅谷的精英学子,他们的选择究竟是个人价值的实现,还是国家力量的此消彼长?这场关于人才、技术与国运的博弈,远未到终局时分。 参考资料:新浪股市汇---台积电负责人张忠谋嘲讽:大陆虽有100万
87亿美元还在往外掏,你心疼不?上海微电子把28纳米光刻机摆出来那一刻,办公
【39评论】【8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