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怎么可以聪明到这个样子?”四川攀枝花,一小区为了防止外来车辆进入,竟然在小区入户门上挂了29把锁,业主开自家锁即可进入。网友:“这虽然是最便宜的门禁系统,但却使用了超前的“区块链”技术!” 信源:新民晚报2025-09-18 《小区大门挂29把锁防外来车辆业主自开家锁进出》 最近四川攀枝花一个小区的大铁门火出了圈。路过的人抬头一看,都忍不住愣住,铁门上密密麻麻挂着29把锁,一把接一把串成铁链,把大门锁得严严实实。 这场景看着新鲜,背后却是小区业主们的“智慧结晶”。 这小区是单位家属院,没物业公司,也没保安。以前大门整天敞着,外来车辆逮着空子就往里钻,业主们回家找车位跟“抢宝贝”似的,吵得不可开交。 后来有位热心邻居提议:“要不每家配把锁,把大门锁起来?谁要进出,用自己的钥匙开对应的锁就行!” 大伙儿一合计,觉得这主意实在,说干就干。29把锁串成链,往铁门上一挂,外来车进不来了,业主们的车位终于“回家”了。 网友们看了直乐,说这哪是锁门,分明是“最接地气的区块链”。 仔细一琢磨,还真有点那意思——每把锁就像区块链里的“节点”,谁也别想单独“篡改”; 大门的“状态”对所有人都透明,谁没锁门一目了然; 想进门?先开自己的锁,跟“去中心化”一个理儿。老邻居们都说:“这法子实在,比贴告示管用多了!” 不过这“土办法”也引来了不少讨论。有法律专家专门研究了一番,说这操作完全合法。 根据《民法典》,小区公共区域的管理得业主们一起商量着来。这家属院没物业,业主们集体决定用锁管门,就是“共同管理权”的体现,没越界。再说安全问题,有人担心“着火了咋办?” 可现场看,铁门没完全封死,紧急疏散没问题;每家都有钥匙,开门也快,不耽误事儿。 网友们更是吵翻了天。点赞的直夸“民间智慧yyds”:“不用花一分钱请物业,29把锁就解决了停车难,这才是实用主义!” 务实的邻居说:“咱们小区就这点儿大,无物业的痛谁不懂?这办法成本低、见效快,比抱怨强多了!” 也有担心长期用的:“要是新业主来了,是不是得再加锁?串太多锁,开门会不会麻烦?”还有人提醒:“钥匙可别丢了,万一被人捡走,外人也能开门,得小心!” 说到底,这29把锁不只是“防停车神器”,更是普通人在生活难题前的“解题思路”。 没有高科技,没有大成本,全靠“齐心”和“务实”就解决了大麻烦。这事儿火了对咱有啥启发? 现在好多老小区、无物业小区都面临停车难、管理乱的问题,这29把锁就像一面镜子,办法总比困难多,关键是要肯琢磨、肯团结。 就像小区里一位老邻居说的:“以前总觉得‘区块链’是城里的高科技,现在才明白,咱老百姓的日子里,早藏着这种‘去中心化’的智慧。” 这29把锁,锁住的是乱停的车,打开的是邻里间的信任;串起的是一把把钥匙,连起的是一个个愿意为小区出力的热心人。
老罗还是有预见性的~第一时间就跑到了香港,网友问他,是不是躲风头去了…他说,
【104评论】【3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