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8年,朱元璋下令抄了陈德的家,没想到朱元璋却被陈德8岁的孙子反问:“我爷爷

熹然说历史 2025-09-19 00:45:39

1388年,朱元璋下令抄了陈德的家,没想到朱元璋却被陈德8岁的孙子反问:“我爷爷为你挡了九箭,我父亲也为大明死在了战场,可为何你还要抄我的家呢?” 都说皇恩浩荡,可在朱元璋手里,昨天的救命恩人,今天就能变成阶下囚。1388年,当锦衣卫包围临江侯府时,谁也没想到,一个8岁的孩子敢站出来,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质问朱元璋:“我爷爷为你挡了九箭,我父亲为大明战死沙场,你凭什么抄我们家?” 这事儿还得从头说起。陈德这个人,跟朱元璋是老乡,都是安徽凤阳的农民出身。1353年朱元璋起兵时,陈德二话没说就跟了他。那时候大家都是泥腿子,谁也没想到将来能打下江山。 陈德这人打仗是真不要命。攻城的时候,别人都往后缩,他偏要第一个爬城墙。有一回攻打全椒,守军在城头扔石头砸死了好几个,陈德脱了上衣就往上冲,硬是砍出一条血路。朱元璋看了都直摇头,说这小子是不是不想活了。 要说陈德最出名的事,那就是1363年的鄱阳湖大战了。当时朱元璋20万人对阵陈友谅60万大军,本来就打得很吃力。偏偏在关键时刻,陈友谅手下的猛将张定边带着几条快船,直奔朱元璋的指挥船杀过来。 朱元璋慌忙调转船头想跑,结果船搁浅了,动弹不得。张定边一看机会来了,下令放箭,那箭跟下雨似的往朱元璋身上招呼。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陈德冲了上去,用自己的身体给朱元璋当肉盾。 一箭、两箭、三箭……整整九箭扎在陈德身上,他愣是没倒下,一直撑到援军赶来。事后朱元璋抱着陈德直掉眼泪,说兄弟你放心,我朱元璋这辈子绝不会亏待你们陈家。 陈德命大,居然活了下来,后来继续为朱元璋卖命。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封他为临江侯,还给了丹书铁券,说是子孙世代享受富贵。1378年陈德病死,朱元璋停朝三天表示哀悼,追封他为杞国公。 陈德的儿子陈镛接了爵位,也是个忠心耿耿的主。1387年北伐时战死沙场,死的时候才31岁,留下8岁的儿子陈子善。 按理说,陈家三代为大明出生入死,应该世代富贵才对。可朱元璋这人疑心病越来越重,特别是胡惟庸案发生后,他借着这个由头大开杀戒,前前后后杀了几万人。 1388年,朱元璋翻出陈镛生前跟胡惟庸有过来往的旧账,下令抄没陈家。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陈镛都死了一年了,现在才翻旧账,不就是看陈家没了顶梁柱,好下手吗? 锦衣卫围住临江侯府那天,8岁的陈子善站了出来。这孩子虽然年纪小,但说话条理清楚,非要见朱元璋问个明白。他拿着爷爷的丹书铁券,理直气壮地说,陈家对得起大明,凭什么要抄家? 朱元璋见了陈子善,冷冷地说:“你们家跟胡惟庸有勾结,按律该诛九族。我只抄家不杀人,已经是看在你爷爷面子上了,你还不谢恩?” 这话说得,真是让人心寒。救命之恩就值一条命?更可笑的是,朱元璋居然把不杀人说成是恩典。陈子善当时虽然只有8岁,但也听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别不知好歹,保住小命就不错了。 最后,陈家的家产全部充公,陈子善被赶到城南一个破院子里,靠朝廷每月给的三石米勉强度日。昔日的侯府少爷,变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 陈子善后来一直住在那个小院里,娶妻生子,再也没有踏进过官场半步。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在皇权面前,什么功劳、什么忠心,都抵不过皇帝的一个猜忌。与其在刀尖上跳舞,不如老老实实过日子。 这就是陈家的故事。从陈德舍命救主,到陈子善沦为孤儿,不过短短二十多年。朱元璋确实统一了天下,建立了大明,但他对功臣的残酷,也让人不寒而栗。陈德要是泉下有知,不知道会不会后悔当年挡的那九箭。 看完陈家三代的遭遇,您觉得朱元璋这么做是为了江山稳固,还是忘恩负义?如果您是陈德,知道后来的结局,还会不会为朱元璋挡那九箭?欢迎留言说说您的看法。

0 阅读:120

猜你喜欢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