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思极恐!”广东深圳,一对情侣入住了某酒店,9月男子突然收到陌生信息,对方称拍

拾九观人间 2025-09-18 12:42:28

“细思极恐!”广东深圳,一对情侣入住了某酒店,9月男子突然收到陌生信息,对方称拍了他们的私密视频,如果不想视频发到网上,就拿3万块一次买断。起初男子以为是诈骗信息,直到看到对方发来的视频,这才信以为真,男子怎么也想不通:对方是如何偷拍的?又是如何拿到自己的联系方式?   8月2日,深圳罗湖区,小陈和女友刚办完入住,特意选了18楼的景观房。   然而他们没注意到,斜对面楼宇阴影里,一架巴掌大的无人机正缓缓升起,机身红外摄像头在夜色中发出微不可察的红光。   "当时只听到窗外有轻微的嗡嗡声,还以为是空调外机故障。"   小陈后来回忆,他们拉上半幅窗帘遮挡晚风,完全没察觉那架搭载着高清摄像头的无人机已悬停在窗外三米处。   无人机搭载的PIR红外感应系统自动启动,将两人在房间内的活动清晰记录下来。   这台经过非法改装的设备能精准捕捉人体活动,待机时几乎静音,夜间很难被发现。   一个月后,正在处理工作邮件的小陈收到一条陌生短信。   对方发来三张模糊截图,背景正是那间酒店的客房。   "成人网站素材收购,你俩的40分钟视频开价3万,24小时内不回复就全网发布。"   小陈起初以为是诈骗,直到对方发来一段15秒的视频片段,画面里他和女友的身影清晰可见,窗外无人机的黑影在夜色中一闪而过。   恐慌瞬间攫住了这对年轻情侣,女友反复翻看入住时的照片,终于在一张夜景图角落发现了那个可疑光点。   "难怪总觉得有人在看我们,原来真的有眼睛从天上盯着。"   小陈赶紧联系酒店,却被告知"客房内设备没问题,外部无人机不在管理范围"。   前台工作人员建议他直接报警,并提供了当晚的监控录像,画面显示确实有无人机在酒店高层盘旋,但由于光线问题无法识别操控者。   深圳市公安局罗湖分局接到报警后,立即调取了周边道路监控和无人机实名登记系统。   民警发现,案发时段有一架登记在李某名下的无人机曾出现在酒店附近空域。   顺着飞行轨迹追踪,警方在龙岗区一处出租屋将嫌疑人李某抓获。   搜查时发现,其电脑硬盘里存储着23段从不同酒店拍摄的隐私视频,其中5段已标注价格准备出售。   "他用激光测距仪测算酒店房间高度,提前在对面楼顶架设伪装天线增强信号。"   办案民警介绍,李某购买的无人机经过非法改装,拆除了限飞程序,加装了长焦镜头和静音螺旋桨,专门在夜间瞄准高层酒店客房作案。   这类设备在二手平台很容易买到,甚至有商家提供"偷拍套餐",包含反追踪软件和伪装外壳。   李某正是利用这点,选择在无月光的夜晚作案,得手后立即删除飞行记录。   目前广州已有部分酒店开始采取应对措施,广东迎宾馆等单位不仅配备了反偷拍检测仪,还在高层客房安装了防窥玻璃膜,并对员工开展无人机识别培训。   经历这场风波后,小陈养成了新习惯:入住酒店先检查窗户是否能完全遮蔽,夜间拉严窗帘后还要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四周。   "以前觉得隐私被侵犯离自己很远,现在才知道危险可能从天上掉下来。"   他的遭遇并非个例,成都锦江区今年已接到11起居民举报无人机偷窥事件,有住户甚至在卧室窗外安装了反光渔网干扰拍摄。   目前李某已因敲诈勒索罪被提起公诉,等待他的将是3年以上有期徒刑。   但小陈和女友仍未走出心理阴影,"现在看到无人机就浑身发毛,住酒店必须选无窗的房间。"   这种创伤背后,是隐私保护面临的新挑战,当科技沦为作恶工具,法律和监管必须更快进化。   无人机本身无罪,有罪的是将其变成偷窥工具的人,当法律的阳光照亮低空领域的每个角落,才能真正让"空中之眼"回归正途,让每个房间都恢复应有的安宁。   信息来源:大河报2025-09-17发布:情侣住酒店遭偷拍后被勒索3万元,律师:偷拍者或数罪并罚,酒店方需承担赔偿责任

0 阅读:1
拾九观人间

拾九观人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