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对外宣布! 9月10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外宣布,俄军在前一夜发动大规模空袭,乌境内15个州遭轰炸,甚至8架俄无人机直接闯入波兰领空。 这一夜,乌克兰多地居民被爆炸声惊醒,从西到东,从北到南,多个城市夜空被防空火力点亮,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视频显示,防空导弹在空中划出弧线,爆炸声此起彼伏,虽然乌克兰军方称成功击落了多架无人机和导弹,但仍有一些目标被击中。 泽连斯基强调,这次袭击主要针对民用基础设施,特别是能源设施,乌克兰能源部门证实,部分地区电力供应受到影响,工作人员正在紧急修复,与此同时,冬季即将来临,这些攻击可能给普通民众的生活带来更大困难。 最引人关注的是无人机疑似闯入波兰的消息,波兰是北约成员国,如果属实,这事可就复杂了,波兰方面的回应相当谨慎,只说“正在核实情况”,既没承认也没否认,这种小心态度不难理解,谁也不希望战争进一步扩大。 为什么选择此时发动大规模空袭?分析人士认为可能有几个原因:一是破坏乌克兰的后勤补给线,二是向西方展示俄罗斯的打击能力,三是在联合国大会召开前争取更多谈判筹码。 目前俄罗斯方面还没有详细回应此事,不过军事专家注意到,这次袭击中使用的无人机包括伊朗制造的“见证者-136”型无人机,这些无人机成本相对较低,却能造成相当大的破坏,已经成为俄军的重要武器。 国际社会反应迅速,联合国呼吁停止对民用设施的袭击,美国承诺继续支持乌克兰,欧盟则谴责这是“令人发指”的行为,各方都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特别是波兰边境的情况。 随着冬天临近,乌克兰能源设施遭到的破坏可能会带来严重的人道主义问题,乌克兰已经开始做准备,建设更多地下避难所和学校,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能源短缺。 这场夜间空袭再次提醒人们,乌克兰战争还远未结束,而且其影响正在向周边国家蔓延,夜空中飞行的不仅是无人机,还有可能改变战争进程的危险信号。 俄乌冲突中,无人机的广泛使用正在改变现代战争的打法,这次传闻中无人机闯入波兰领空的事件,特别值得关注,如果属实,这不仅是对一个国家领空的侵犯,更是对北约安全承诺的试探。 俄罗斯可能想通过这种方式测试北约的反应:如果真的发生了侵犯领空的情况,北约会怎么做?他们的防御系统到底有多可靠?这些问题都可能通过这种“试探”来寻找答案。 现代战争变得越来越“不对称”,便宜好用的无人机可以逼着对方动用昂贵的防空系统,这种消耗战对经济实力较弱的一方更加不利,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这样的战术。 同时,国际社会的反应也很有意思,波兰既不想显得软弱,又不想直接卷入冲突,这种左右为难的态度其实反映了整个西方世界的困境:怎么既支持乌克兰,又不让战争扩大化? 无人机越境事件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常见,当不需要飞行员就能执行军事任务时,传统的国际规则似乎有点跟不上时代了,怎么界定这种新型侵略行为?该如何应对?这些都是国际社会需要思考的新问题。 这场冲突展示了未来战争的可能形态:更少的人员正面交锋,更多的远程技术对抗,更少的前线战斗,更多的后方基础设施破坏,这些变化要求各国重新思考自己的国防策略,不仅要更新武器装备,还要更新战略思维。 最后,科技在战争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它既能让打击更精准,减少误伤平民,又因为成本低、容易获取,可能让冲突更容易发生、持续时间更长,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必须面对的安全难题。
俄军火力冻结几乎所有援助乌克兰通道!昨晚,俄罗斯猝不及防,瑞典宣布对乌克兰军援计
【16评论】【6点赞】
清雅之士
一心想把北约拖向战争,这人其心可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