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投行说A股还有“上涨空间”,可信程度有多高?
这两天有观点被刷屏了,就是在A股连续调整的时候,外资投行高盛发话了,对中国的股票谨慎乐观,说目前的投资情绪已经改善,中国股市仍然有上涨空间。
当然给出这个看法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之前高盛对中国的科技龙头寒武纪就持续的给出了调高的评级,将股价的目标位从最初的1200元调整到了1800元左右,之后又从1800元调整到了2100元,如此可见高盛不仅仅看多A股指数,对行业龙头的态度也显得更为乐观。
不仅仅如此,高盛在亚太区总裁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说过一个观点,就是虽然当前一些长线投资者依然在寻求更明确的政策信号,但是对冲基金的资金流入的状况得到了改善,其核心观点是,中国股市场最重要的推动力大量储蓄的散户投资者,认为这些资金未来入市,可以使得股市持续上涨。
那么,到底该怎么看待外资投行的这种态度呢?
我认为乐观本身是一件好事,但是得符合当前的市场状态,A股市场的生态是往往喜欢快速上涨,之后通常是会经历长时间的下跌,也就是所谓的牛短熊长,所以股市在没有真正培育成慢牛的走势之前,最好的方式还是不要一次性上涨太多,否则会将成为部分投资者长期的噩梦。
咱别的不说,当前的6000行情以及5000点行情就是如此,上涨的时候很嗨,可是经历了漫长的下跌走势,对投资的煎熬是可想而知的,这也很大程度上挫败了市场的士气,以至于好多年市场都无法翻身,站在这种的考量下,对高盛的观点看看就是了,目前市场最好的走法是在3700点到3900点之间维持震荡,这个时间可以是2个月到3个月,之后再度向上拓展空间可能基础更扎实。
试想一下,如果在这里短暂调整几天,然后就快速的冲击4000点,甚至到4200点,即便是年内到4200点,之后的走势该是什么情况呢?从4200点调整到3500点?还是我们选择从目前的位置调整到3700点,之后再度向上,各位想一下,哪个代价更大。
从这个角度而言,其实我并不赞同高盛的观点,所谓的慢牛就是股市持续活跃,指数不出现大的向上波动和向下波动,让投资者的盈利能够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账户不出现明显的波动,这样才利于市场的持股信心,才会吸引大量的储蓄资金入市,本质上像寒武纪这样的涨法,股市是很难有持续牛市的。
所以,归根结底高盛的说法或许有自己的道理,关键是我们每个投资人要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心里有数,那些投资是自己能把握的,那些则不能,这个需要衡量好,而不是人云亦云,目前最起码从指数的态势看,向上的难度还是很大的,市场必须经历一段时间的调整方可起来第二次,对此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股票[超话]
破军
第一目标达成,后面就是唱多出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