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九三阅兵解读关注我九三看更多我国展示了全新重型车载高能激光武器系统,该系统安装在大型高机动越野底盘上,底盘尺寸明显大于以往同类装备,意味着其具备更强的供电与冷却能力,能够支撑更高功率的激光输出,射程与毁伤效率也随之提升。
从总体构型看,这类激光武器由三个核心部分组成。
第一是激光发射与指向装置,外形紧凑,可在数秒内将能量集中作用于目标,使无人机或其他小型空中威胁迅速失效。
第二是传感与火控系统,包括相控阵雷达和多光谱光电设备,能够实现远距离搜索、目标识别与跟踪,为激光照射提供精确指向。
第三是能源与冷却模块,大型底盘为高效发电机组和液冷系统提供空间,保证激光能够长时间稳定输出。在性能特点上,高能激光具备光速打击、零后坐力、单发成本低等突出优势。针对低空、低速、小型目标,例如多旋翼无人机、巡飞弹等,可以实现秒级摧毁,并能快速切换目标,具备一定的群体打击能力。与导弹或火炮不同,它几乎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弹药消耗,具备“准无限弹药”的特性,极大降低了防御消耗。
不过,这类激光系统也存在限制。其效能与气象环境密切相关,在雾霾、沙尘、烟幕或强湍流条件下,光束衰减和散射会显著降低射程和毁伤效率。此外,激光武器属于单目标持续照射型,对高密度饱和攻击的抵御能力有限,因此更适合纳入多层次防空体系,与雷达、电子战、高炮和导弹协同作战。从技术发展趋势来看,随着功率不断提升和自适应光学技术的应用,这类激光系统的有效作用距离和毁伤速度将显著增强,不仅可用于无人机防御,还可能拓展至火箭弹、迫击炮弹甚至巡航导弹的末端拦截。
未来,它们将成为应对新型低空威胁、保护要地和机动部队的重要防御手段。这款新型车载激光武器系统体现了我国在定向能武器小型化、车载化与高功率化方面的持续突破。它不仅展示了对无人机与低空目标的高效拦截能力,也表明我国在未来防空作战体系中,正逐步引入以激光为代表的新一代低成本、可持续的末端防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