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第一大河浊水溪,传说浊水清则事有变

南珍聊历史 2024-01-25 12:35:32
浊水溪:台湾省最长河流。 位于台湾岛中西部,自中央山脉西侧流出注入台湾海峡,长186.4公里,流域面积3155.2平方公里。 康熙年间编撰的台湾方志《诸罗县志》(诸罗即是今天的嘉义)记载:“浊水溪清,则时事有变。”此前,浊水溪共有两次变清:第一次是郑成功赶走荷兰人后,溪水变清时间长达三个月;第二次是二战结束后,台湾摆脱了日本殖民统治,溪水变清两个半月。 浊水溪下游为台湾岛西部平原重要农业分界线,浊水溪以南是典型的热带型气候,秋冬少雨,为台湾三年轮作区,以北是亚热带气候,所以浊水溪自古就被认为是划分台湾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一道界线。因为这样的气候差异,日本殖民时期,为了所谓“工业日本,农业台湾”的计划,以浊水溪为界,分别在以南劝种甘蔗,以北劝植稻米,而有“南糖北米”的说法。 早期台湾透过港埠口岸交易的商业工会组织称为“港郊”,至今仍流传在的口语中的“顶港”、“下港”,即以浊水溪为界;溪以北的港口为“顶港”、溪以南的港口称为“下港”,更衍伸成台湾南北人文范围的分水岭。 进入蓝绿党争的年代,所谓的南绿北蓝现象,也是以浊水溪为泛绿和泛蓝的分水岭。浊水溪不但是自然地理上的界线,也是政治地理上的分界。 浊水溪水澄清百年难得一见,地方居民传说浊水溪变清时,预兆天下将有大事发生。

0 阅读:182
南珍聊历史

南珍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