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周总理专机坠毁,毛主席安排周密部署,帮他金蝉脱壳

ITsk剧场 2023-11-27 18:25:11

我们都知道新中国的建设困难重重,外有豺狼,内有虎豹,而在1995年,豺狼虎豹的野心昭然若揭。

1955年,周总理原本计划乘坐的那架克什米尔公主号发生爆炸,飞机直接坠入大海。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外交时刻,台湾动向

1955年,周总理起先是想要乘坐克什米尔公主号飞往印度尼西亚,去参加万隆会议,不过毛主席却阻拦了他。

这下他只得来回踌躇踱步,焦急万分地等待着飞机的起飞,时不时便看一眼挂在墙上的钟表。

直到周总理的警卫长成元功进来告诉周总理飞机已经在香港成功起飞后,周总理才放下心来。

不过就在周总理放松身心,觉得毛主席多虑了的那一刻,一则噩耗却突然在下午6:30分传来。

克什米尔公主号在高空中突然爆炸,如一尾拖拽黑烟的游鱼般沉入海底。全机人员只有3名机组人员获救,其他则身葬大海。

这一消息对于周总理来说无疑是个晴天霹雳,让本来放松与别人聊事情的周总理顿时心痛起来。

就连料到此趟行程肯定不顺的毛主席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久久不能言语。

飞机上的人不仅是国内的人民,更是国内的外交政要和记者,而数量也是11个之多。就是这样载着如此多人才的飞机竟然因为老蒋的阴谋而死无葬身之地。

再加上周总理如果没有听从毛主席的安排,乘坐此次航班,从香港飞往印度尼西亚去参加会议,那么他也是那茫茫大海里下沉的人员之一。

1995年初发生的大事便是我们在历史上学到的那个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万隆会议。

那时候,周总理收到一封印度尼西亚总理的邀请函。邀请函内容是想让周总理去参加亚非会议,而末尾便是5位发起国家首脑的亲笔。

其实早在1954年12月,印度尼西亚和缅甸等5位国家总理就希望能够邀请我国领导人前去参加会议,并且在12月31日凌晨便从雅加达发来来电,诚挚邀约。

如此盛大的邀约加上新中国国际局势的确立,让周总理觉得此行赴约必定要去。只不过,这件事情还是要向毛主席去请示一下,问一问他的意见。

周总理一来,便兴高采烈地对着毛主席说道:“原想再关一年的门,现在看来是关不了的!新中国的声誉是很高的,苏联也很希望我们能参加国际事务,有欲关不能之势!”

毛主席看完这封正式邀请函后也颔首认同周总理的话:“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便一直谋求在国际地位上的话语权,直到林林总总的科技、国防和抗美援朝战役等各种因素,这才在国际上露头。

加上亚非国家这边也才摆脱战争,逐渐走向独立,这时的国际地理位置,代表着必须互相寻求合作,这才能顺利发展起来。

而我国正是一位新起之秀,同样地,这次会议对于尚未恢复联合国应有席位并且被西方国家多边封锁的我国来说,无疑是一次好机会。

于是,亚非会议的发起国便诚挚向我国发起邀约,而周总理也觉得机不可失,便欣然应允。

只是在2月开始,周总理刚定下“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总方针时,我国有关部门却得知蒋介石想要在我国代表团出席亚非会议时,对周总理等人进行暗杀行动。

这则消息非常准确,一时间,去还是不去,成了当时的先辈们要面临的问题。而周总理则是思考了一会儿,便拍板决定:“去,不但要去,还要赢得漂漂亮亮的。”

亚非会议远在印尼,当时的我国受限于各种条件,只能去租外国飞机,经过我方与印度航空公司洽谈,最终我方选用“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去参加此次会议。

我方商定4月11日此飞机正常航班飞抵香港,之后改为我国代表团的专机,在13时从香港飞往雅加达。不过正当周总理准备赴会之际,却突然收到了缅甸总理吴努的邀请电报。

万全准备,终有疏漏

他邀请周总理在赴会前先来仰光休息两天,参加一个小型非正式会晤。周总理面对吴努的盛情邀约,没有拒绝,欣然前往。

当时的国际社会对周总理出席万隆会议颇多关注,但是对这个临时的小型会晤却知之甚少。一时间也只有我方少部分人知道周总理要临时换行程。

而这厢的毛主席对于周总理这位国家栋梁,他的老战友要冒险去参加会议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他思索再三,决定还是让周总理换另一架飞机,兵分两路进行。

周总理的具体行程,是万万不能让别人知道的。

于是周总理按照自己的行程,让新华社的各位记者、外交部的李肇基以及其他部门的人先行前往香港与新华社香港分社的黄作梅会合,先行前往会议,而他则与其他人去赴缅甸总理的邀约。

临行前,周总理郑重地嘱咐这些要员:“如果有紧急情况,一定不要逞强,立刻取消行程。”

之后,他还让代表团每个人都提高警惕,尽量少带行李,严查自身物品并且要求他们不准给任何人捎带东西,以免让敌人有趁人之机。

4月11日,已经身在仰光的周总理在缅甸总理家人的泼水节欢乐后,神色严肃地等待着另一架飞机顺利起飞的准确消息。

这厢我国的代表团、记者与波兰、奥地利的要员乘坐专车抵达机场,新华社香港分社的潘德声询问起来:“一切都没问题了吗?”

印航经理则自信地答道:“OK!”

潘德胜思索一番,又细细询问起来:“引擎也检查过了吗?”

印航经理道:“都检查过了。”

待一切准备就绪后,两人便登机做了进一步检查后,这才去办理各种手续。而代表团这里也紧接着托着亚非会议要送的工艺品和宣传书刊等东西登机。

可惜等到下午6:30时,他和毛主席原本担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克什米尔公主号驶出南海,准备途经马来西亚的婆罗洲岛时却突然坠入茫茫无际的大海,仅有三名机组人员生还。

据生还人员回忆,当时位于客机后方的行李舱突然传来巨响,紧接着飞机便不受控地在空中左右摇摆,伴随着滚滚燃烧的大火与扶摇直上的黑烟迅速扎入海里。

悲痛万分的周总理一时间无法缓和,一口气闷在胸口无处发泄。

等事后我方追查起来,索要说法时,这才得知台湾国民党保密局专门准备了一批含有美国制造的炸药,收买了一个人员,让其安插在“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上。

香港情报站则认为这一项任务必须得找一个能自由接近和进入飞机的机场工作人员,于是他们让特务机关物色到了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那个人便是20多岁的周驹。

小人物的行动,飞机坠毁

周驹一直在机场做着清洁工的工作,平常烂事也没少做过。

就这样,他们找上了周驹,想要以60万元港币支使周驹做那个安插定时炸弹的人,甚至承诺周驹可以在事后接他到台湾定居。

周驹一开始虽然心动但还是没有答应下来,毕竟干这种事儿,太过恶毒。

牺牲在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中的新华社工作人员

只是台湾那边又多番游说他,他最终还是面对金钱动摇了。台湾这边则为了防止周驹临时改变主意,直接将周驹带到一家饭店住下,轮番换人看守他。

等到他们带着周驹反复演练好往后的行动后,这才开始教周驹怎样安装和使用定时炸弹。等到4月11日6:30分,克什米尔公主号的一声爆炸,台湾那边这才带着周驹离开所住的太子酒店。

自己先往ABC餐室饮茶,给了周驹一些钱财后,便让他先去别的酒店等候消息。

6:40分时,香港报社接获英国路透社消息,这才刊发“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坠毁的消息。

可惜做了恶事的周驹没能如愿来到台湾,后边轮换接应周驹的特务见周总理没有死,觉得事情不妙后便将周驹抛弃。

周总理参加万隆会议

不过这一切都是后来才查出来的,当时的周总理在仰光得知噩耗后,还是义无反顾地赴会。因为这次会议正是中国大展身手的时候,他一定要将中国的外交大门再打开更大。

于是,4月16日晚上,周总理现身在雅加达机场,并开始了为期7天的万隆会议。

在这7天里,周总理参加了16次会议,10次约谈和15次宴会活动,成功地向各国展现了中国的外交风采,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联系,使得往后我国在争取联合国合法席位时有了强大的助力。

当然,不仅是周总理,还有我们的其他先辈也在当时为新中国的事业艰苦奋斗,在那样严峻的形势下,为我国铺开一条康庄大道,这才有了如今的我们。作为后辈的我们更要在如今坚守信念,不被外敌可乘。

0 阅读:20

ITsk剧场

简介:静心创作“你”我从这一刻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