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春秋最后的霸主

战史威锋 2024-04-28 09:34:25

每当提起越王勾践,总会想到那句:“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然而在真正的历史中,卧薪尝胆真的就那么励志吗?他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肮脏丑恶?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认为,越国祖先是夏禹的直系后裔,掌管看守供奉夏禹的祭祀,越国建立后一直保持着较为原始落后的生活习惯,很少与中原地区发生联系。

春秋末期,越王允常与吴王阖闾多次爆发战争。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去世其子勾践继位,吴王阖闾乘机攻打越国,这也是勾践继位后的第一战,但却打出了出其不意的效果,竟然蒙蔽了所有人。两军在今天浙江嘉兴南部相遇,勾践自知无力抵抗吴王阖闾的大军,因此派遣由犯人组成的死士,他们排成三行步行至吴军阵前向吴军挑衅,齐声呐喊后自刎而亡。吴军被这一触目惊心的景象惊呆,正不明所以时,四周突然杀出越国的军队,没缓过神的吴军顿时溃不成军,越国大夫灵姑浮用戈攻击吴王阖闾,斩落吴王阖闾的一截脚趾,没过多久吴王阖闾便不治而亡,临死留下遗言:必毋忘越。

为了迷惑敌人,而上阵给敌人表演自杀,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然而故事背后却有着勾践不可告人的秘密,根据《吴越春秋》记载,当年勾践大破吴王阖闾时,胁迫了死士的家眷,用不死则全家被杀,死则全家光荣的方式来威胁,从中也可以看出勾践为人的狠辣。正是有了这次胜利,让勾践变得盲目自信,不听劝阻。公元前494年,勾践听说新继位的吴王夫差秣兵厉马,准备攻打越国。勾践决定先发制人,率先出击讨伐吴国。此时遭到范蠡的阻拦,但自大的勾践哪还听得了别人的意见,无视了范蠡的劝告,强行发兵。两国军队最终在夫椒相遇,越军一触即溃伤亡惨重,勾践只能带领5000残部退守会稽城,吴军乘胜追击,并包围了越军。

此时的勾践才清醒过来,懊悔不已但却无力回天,眼看着国家即将葬送在自己手中。如此危难关头,范蠡建议勾践向吴王夫差求和,并向夫差称臣。为了保全祖宗家业,勾践同意了范蠡的提议,令大夫文种去吴国求和,表示越王勾践愿意携妻带子入吴为臣。吴王夫差得知后欣然同意了勾践的请求,但却遭到伍子胥的反对,伍子胥认为此时正是灭亡越国的最好时机,断然不能错失良机。而当勾践听到这个消息后心灰意冷,准备杀妻灭子,向吴国决一死战。不过此事被文种劝阻,他用重金贿赂了吴国太宰伯嚭,伯嚭接受贿赂后向吴王进言,表示大王赦免勾践能够体现出大王的度量,这样会让其他诸侯拜服。夫差听后觉得有道理,便采纳了伯嚭的建议,赦免了勾践。

那么夫差赦免勾践真的是被小人迷惑吗?或许有这一方面的原因,但绝对不是主要因素,因为吴王夫差也有自己的苦衷,西邻强楚、北邻霸齐,如果真的把越国逼急了,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来一个鱼死网破,这对吴国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一旦与越国的战争陷入僵局,那么旁边楚、齐两个邻居必然会伺机而动发兵吴国,这样吴国很容易陷入三面受敌的局面,正是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吴王才会同意赦免勾践,只要有一个活的勾践攥在手里,那么越国就会任由夫差摆布,活着的勾践明显要比死掉的勾践更加有用。

勾践在被夫差赦免后,于公元前492年,同文种、范蠡一起向吴国臣服,开始他屈辱的三年时光。到了吴国之后,越王跪拜夫差,夫差对他也是百般羞辱。白天他干着奴隶的工作,为夫差养马,还要兼职夫差的马夫,到了晚上还要为自己杀死的阖闾守陵,甚至在夫差生病的时候,勾践亲尝粪便判断病情。如此耻辱的日子勾践过了整整三年,这三年里勾践始终如一,在夫差面前毕恭毕敬,俨然一副走狗的摸样,成功的骗取了夫差的信任,将其放回越国。

离开吴国的勾践,时刻不忘耻辱,他每顿饭都要尝一尝苦胆,以提醒自己曾经的苦难,夫妻二人更是身着布衣顿顿粝食,同百姓一起耕田播种,全国上下也在这种气氛下齐力奋起,争取早日灭吴雪耻。与此同时勾践阳谋、阴谋双管齐下,不断贿赂吴国高官,收购吴国粮食,赠送吴王大量可以修筑宫殿的木材,耗费吴国人力、国力、财力;同时散布谣言,离间吴国君臣,使夫差痛恨伍子胥,最终逼迫其自杀;更是使用美人计,向吴王夫差进献当世第一美女西施。

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率领精兵北上,参加黄池会盟,吴国国内仅剩老弱病残于太子监国。勾践抓住机会,率领2千水兵、4万步兵、6千近卫军以及1千余军官攻打吴国,这次偷袭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夫差得知后紧急回国,迫使越国再次求和,然而此时夫差已经没有能力灭掉越国,只能同意暂时停战。四年后,两军又在笠泽发生大战,吴军惨败,自此之后吴军一蹶不振,公元前476年,勾践的真正复仇机会来了,他率领军队包围吴国国都姑苏城,历时三年攻入吴国国都,吴军灭亡,夫差羞愤掩面自杀,越国自此声名大振。

通观整个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吞吴事件,本来是一个极为励志的故事,然而易中天老师却认为勾践最不是东西,关于卧薪尝胆的故事更是建议不要在讲了,虽然易中天老师的话语可能有些偏激,但是当我们细扒卧薪尝胆背后的真相后,看到的只有血淋淋的阴谋、残忍和尔虞我诈,如果说夫差完全是咎由自取,那么当看到那些曾经帮助过勾践复仇成功的人们的结局时,我们不由的唏嘘不已。

西施是古代公认的第一美女,拥有沉鱼落雁之貌,闭月羞花之容。相传西施本名施夷光,为了帮助越国复仇成功,西施在吴国很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让夫差彻底沦陷在自己的石榴裙之下,不问政事,沉迷酒色,也正因为如此西施背上了亡国祸水的骂名。然而帮助越国完成任务的西施最终的结局又是什么?通俗所能接受的观点认为,西施完成任务后,与范蠡双宿双飞归隐山林。但是根据近代考古学家的研究和发现,范蠡和西施根本就没有什么所谓的爱情,那些故事只不过是民间百姓们的一厢情愿而已。

然而真正的历史却是残酷的,根据《墨子·亲士》和《修文御览》的记载,在吴国灭亡之后,勾践以西施太过漂亮,唯恐将来再次祸害越国,因此便将西施沉江杀害。勾践一旦功成名就,留着范蠡做什么,留着西施做什么,他们可都是勾践那段耻辱岁月的见证人。因此范蠡走了,西施被沉江。

在越王勾践灭吴之后,效仿夫差北渡淮水与齐国、鲁国等诸侯在徐州会盟,周元王使人赐勾践胙肉,承认越是华夏诸侯的霸主,越国在这时的领土已过淮水以北与鲁国接壤,东至今宁波,南自绍兴诸暨至温州,西面则达今江西鄱阳湖。从太湖到宁绍平原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但根据《史记·货殖列传》所记载,此时的越国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伙耕或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已故啙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黄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所以说纵然越国取代吴国成为天下的霸主,但是国内的生产力还是相当落后,伙耕而水耨是最好的证明。

勾践灭吴之后想要继续北上中原,尊王攘夷。但却被文种反对,这引起了勾践的不满,于是有人告诉勾践,文种准备谋反,所以勾践将文种杀死,这也是后来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历史典故。然勾践成为春秋霸主后,并没有做出什么让后世值得记载的大事件,反而是整个越国都跟着销声匿迹,沉默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原来在勾践去世后,其后代接连三位君主都被杀害,勾践的儿子越王鹿郢和孙子越王不寿依旧延续勾践的治国政策,对外以礼相待,对内发展经济,在这一时期越国的霸主地位得到延续。

然而越王不寿的儿子朱勾在其父称王10年后将其杀死,篡位登基。朱勾死后,太子翳继位,而朱勾的弟弟豫又将越王翳的三个儿子杀死,还想杀死太子诸咎,太子诸咎索幸就将豫赶走,残杀越王翳,自立为君王,然而好景不长诸咎也被杀害。此时的越国已经内战不断,都城不断改迁,直到越国最后一任国君时越国再无强盛时期。

然而就是在其衰弱期间,最后一任越王无强依旧穷兵黩武贸然对外用兵,兴师北伐齐,西伐楚,与诸国争强。楚威王直接发兵,大破越军,杀死越王无强,尽取故吴之地至浙江,越国至此灭亡。而任谁也没想到的是,勾践和夫差斗了23年,200多年后,二人的后代竟然强强联合共反秦朝,协助刘邦建立了巍巍汉朝。这二人便是夫差的后代子孙吴芮,以及勾践的后代子孙无诸、邹瑶。

公元前209年,无诸邹瑶二人投奔了吴芮,和吴芮一起合作抗敌。几年后三人携手投奔刘邦,帮助刘邦安定南方四郡。刘邦称帝后,封吴芮为长沙王,封无诸位闽越王,封邹瑶为东欧王。勾践和夫差或许永远也不会想到,两人生前打的你死我活,而200多年过去后,他们的子孙后代们竟能握手言和,驰骋疆场。纵观勾践的一生,他虽然搭上了春秋末期争霸的末班车,完成了越国称霸的梦想,但只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刻薄寡恩的特性始终被人诟病,而远远落后于时代的治国和人才引进的方式也注定了越国最终的灭亡。

0 阅读:24

战史威锋

简介:一个普通的军事,历史爱好者,分享我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