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200年:东方“泰坦尼克号”和30多万件国宝瓷器的颠沛流离

船视宝 2024-05-13 17:23:04

泰坦尼克号失事的1912年,往前90年,1822年(清道光年间),一艘大型商贸船从厦门港出发,前往爪哇岛的巴达维亚(今雅加达)。

船上载有近2000人,包括:船员、商人、学生以及前往爪哇的中国劳工(约1600人,劳工和家属)

除人之外,还载有上千吨的贵重货物,包括:南洋富商订购的茶具托盘等瓷器,各种茶叶,生丝、漆器、竹制家具等等。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及推测,船体尺寸如下:

来源:《中国航海博物馆》

船型为:福船。

福船样式参考,图片来源:《中国古代海洋船舶》

跟现在动辄万吨、数十万吨的巨轮相比,似乎小鸟依人。但放到当时那个年代,以及根据古船考古史,它绝对算得上庞然大物,船本身体量和载人载货量均是。

巧合的是,这艘船也姓“泰”,泰兴号(Tek Sing)。除此之外,是和泰坦尼克一样惨烈的命运。

事发经过

“泰兴”号由船长游涛蔻(Io Tauko)掌舵,其经验丰富,常往来于中国和印尼之间。由于忌惮海盗,船长临时改变常规航线,穿越加斯帕海峡。在航行到苏门答腊和爪哇岛之间的“贝尔威得浅滩”(Belvidere Shoals)水域时,受天气等影响,不幸触礁并迅速沉没。

结合史料记载和船视宝海图推算出的泰兴号大致触礁位置

事故共造成近1800人遇难,船上货物全部沉入海底。

图片来源:《The Legacy of the Tek Sing》

幸存的不到200人,是被经过事发海域的英国货船“印第安纳”号救起。讽刺的是:当时“印第安纳”号上满载鸦片,正去往销地。而上文提到的“泰兴”号上的劳工们(也是本次海难中死亡最多的群体),之所以离开故土前往爪哇,主要原因是鸦片大量输入摧毁了当地的经济和本就贫苦的生活。

“泰兴”号的故事还在继续

1999年,英国人哈彻组织了对“泰兴”号船货的打捞,捞获了上百万件精美瓷器,包括清代德化青白瓷和牙白瓷等。丧心病狂的是,为了便于运输和抬高价格,其中60多万件成色较普通的被悉数损毁,剩余的则被运往德国、澳大利亚、亚洲及欧美等地进行拍卖,获益颇丰。

图片来源:《The Legacy of the Tek Sing》

2018年,中国泮庐集团董事长郑长来从哈彻手中一次性购回12万多件“泰兴”号瓷器,在海外颠沛流离多年的国宝船货们终于回归故里。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至于同在海平面30米以下的船体残骸和众多遇难者的遗骨,似乎已很少被人提及。

0 阅读:10

船视宝

简介:“船视宝”是一款航运服务数据产品,可查询船舶位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