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苹果造车搞了10年最后放弃了,小米仅用3年时间就成功了?

小岳岳说车 2024-04-24 21:35:56

自从新能源车的概念火了以后,很多人都有一个“造车梦”,就连手机厂家也按耐不住想造车,放眼整个手机圈,苹果、华为和小米的造车备受瞩目,华为没有直接建厂造车,而是选择用三种模式与车企们合作,到现在问界M9上市62天,大定销量超过了5万台,这可是一台售价几十万的大型SUV,问界火爆的背后也反映了华为造车的成功。

小米也不甘落后,在宣布造车以后,仅用短短3年时间就成功了,目前还在做最后的冲刺,等测试完毕就会尽快上市,相信用不了多久了,反观苹果造车,搞了10年,投资了数十亿美元,大家都翘首以盼的项目,在苹果首席运营官宣布终止以后,彻底放弃。

苹果在PC和手机行业的表现,一直以来都是首屈一指的,带给整个行业很多惊喜,一些颠覆性的设计引领整个行业,很多相关的理念和设计都是苹果率先提出并且应用的,智能汽车一直是认为是智能手机的延伸,大家都期待苹果能够在汽车上续写“iPone神话”,毫不夸张的说,苹果宣布造车的那一刻,在每家车企头上都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而苹果宣布停止造车,也让不少车企都松了一口气。

看到这条消息时,小编首先是感到震惊,有些不敢相信,其次是惋惜,可惜没有机会一睹苹果汽车的风采。不得不说,造车的难度还是很大的,即便是苹果这样的行业巨头,资金储备雄厚,技术积累丰富,都放弃了造车,新能源汽车绝对没有我们想象的这么简单。不过,在为苹果感到可惜的同时,小编还是忍不住把苹果和小米拿来作对比,为什么苹果造车搞了10年宣布放弃,小米仅用短短3年时间就成功了?小编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受大环境影响,欧美电动汽车需求放缓,按下暂停键。因为自然环境的原因,欧美地区天气普遍比较冷,生活区不集中,冬天耗电量大,续航短,长途行驶没有优势,导致欧美地区消费者对电车并不认账,当初那些为了赶时髦买电车的人也都换回了燃油车,所以欧美国家在电车上出现开倒车的现象,通用、福特、大众等品牌在电动汽车的扩张上开始放缓,奔驰也放弃了全电动车计划,就连奔驰都踩下了“刹车”,苹果宣布停止造车,开始转向,似乎也就不难理解了。我们国内恰恰相反,新能源车发展如火如荼,电车最大的优势就是环保节能,各大品牌都向电车靠拢,小米能够在3年时间造车成功不足为奇。

第二,国内科技发展很快,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国内电车竞争很激烈,同行之间比较卷,这也就促使车企们不断的去创新,小米造车向国内很多电动车企致敬,吸取了比亚迪、小鹏和蔚来等品牌的经验,不断的与同行交流切磋,在竞争中找到方向,在学习中确立目标,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造车即使再难也能啃下这块“硬骨头”。苹果一直是行业巨头,旗下的产品都很成熟,很难有和同行学习的机会,而且近几年苹果的产品并没有特别出众,创新性有所折扣,基本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所以当苹果进入到造车这个全新的赛道,虽然手里拿着钱,脑子里有技术,但还是晕头转向,不知所措,要不然也不会十年都没有进展,最终以难产告终。

第三,苹果有了更好的发展方向。苹果决定造车是在2014年,代号泰坦计划,当时正好是新能源车的风口,仅凭一张造车ppt,就可以轻松融资几个亿,那时贾跃亭的法拉第未来刚刚成立,蔚来也才刚诞生,库克非常看好汽车行业,苹果汽车是公司最受重视的项目之一,从特斯拉、奔驰等车企挖走很多专业人才,这十年来,解散重组,重组解散,起起伏伏,直到去年,苹果还在做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现在突然宣布停止造车。苹果这种体量的公司,决策从来不是随随便便,每一个重大决策都有前瞻性和战略性,苹果宣布终止造车以后,把电动汽车部分员工调到了AI部门,库克也表示会进一步加码AI,苹果归根结底是一家公司,最看重的还是利润,苹果不造车是因为他们找到了更好的方向,那就是AI,期待苹果在AI领域的表现。

在小编看来,苹果造车之所以宣布终止,是因为苹果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太高了,导致骑虎难下,众所周知,苹果对产品的标准很高,苹果希望自己的车能够重新定义汽车行业,他们造的不是车,是对汽车行业的颠覆,这种把完美追求到极致的态度,是不利于做产品的,毕竟造车很难做到事事完美,国产车就是例子,苹果现在宣布停止造车,很难说以后不会造,希望以后能看到苹果汽车。

0 阅读:13

小岳岳说车

简介:推送汽车资讯,讲述汽车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