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铁子”纳米比亚,独立第2天与中国建交,赠送铀矿令全世界羡慕

文史达观 2024-05-20 21:35:11

1971年,对于我国而言,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

这一年,中国成功重返联合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在这一历史性的投票决议中,非洲国家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

他们以坚定的立场和热情的支持,帮助中国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性多数通过,确保了我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唯一合法权益。

谈及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关系,人们常常用“深厚”来形容。

但这份深厚的友谊究竟好到什么程度,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这需要我们深入了解中非关系的历史和现状。

非洲,这片广袤的大陆,位于东半球的西部,欧洲以南,亚洲以西。总面积达到3020万平方公里,是仅次于亚洲的世界第二大洲,同时也是人口第二多的大洲。

然而,由于长期的种族冲突、热带疾病的肆虐以及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非洲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特别是在上世纪下半叶,许多非洲国家仍在欧洲强国的殖民阴影下挣扎。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生存环境并不乐观。面对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制裁,我国为了谋求发展、打破困境,开始与非洲国家建立了紧密的支援与合作关系。

这种关系不仅基于共同的历史遭遇和反对殖民主义的共同目标,更基于双方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

在众多非洲国家中,纳米比亚与中国的关系尤为友好。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纳米比亚就一直是中国在非洲的重要伙伴之一。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

纳米比亚与中国建交

纳米比亚,位于非洲南部沿海地区,总面积超过82万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人口约为250万,是一个极度贫困的国家。

关于纳米比亚,这个名字在世界上可能并不为人所熟知,其实在近代史上,它与我国一样充满着苦难和抗争。

纳米比亚历史上曾遭受过多个欧洲国家的殖民统治,甚至一度被其非洲邻国吞并和奴役。

这种被不同势力蹂躏的历史,让纳米比亚的人民承受了难以言喻的苦难。直到1990年,纳米比亚才终于摆脱了殖民统治的枷锁,获得了独立地位。

19世纪末,当荷兰的航海家们凭借高超的航海技术探索海洋时,他们偶然间发现了非洲大陆上的纳米比亚。

这片富饶而美丽的土地立刻吸引了荷兰人的目光,他们毫不留情地将其纳入自己的版图,开始了对纳米比亚的殖民统治。

然而,荷兰的统治并不是纳米比亚苦难的终点。随后,海上霸主西班牙也加入了殖民纳米比亚的行列。

在西班牙的统治下,纳米比亚人民的生活更加艰难。没过多久,纳米比亚再次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英国人不仅将纳米比亚人沦为廉价的劳动力,更无情地剥夺和占领了纳米比亚的所有资源。

然而,英国的统治并不长久,后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纳米比亚再次被德国占领。

在德国占领期间,德国制造了震惊世界的“纳米比亚种族灭绝”事件。据现代历史学家估计,当时至少有70%以上的纳米比亚人丧生于这场种族灭绝的浩劫之中。

尤其是赫雷罗族和纳马族,几乎被灭族。

一战后,德国战败,纳米比亚的命运再次发生了转折。德国将纳米比亚交给了南非进行管理,从那时起南非成为了纳米比亚的“宗主国”。

在南非的统治下,纳米比亚人民虽然获得了短暂的喘息之机,但他们从未放弃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

在南非管理期间,纳米比亚爆发了多起小规模反抗运动,只奈纳米比亚实在太弱,多起反抗运动均被镇压,1949年纳米比亚正式被南非吞并。

至此,纳米比亚人民才看到了南非的野心,也开始了民族觉醒,多种反抗运动不断涌现。

在这个关键时期,一个名叫萨姆·努乔马的年轻人挺身而出。他心怀复国的梦想,毅然决定为纳米比亚的独立而奋斗。

他先后奔赴欧洲多个国家寻求帮助,但遗憾的是,这些西方国家都未能给予他实质性的支持。

在失望和困境中,努乔马决定将目光投向遥远的东方——中国。

他深知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伟大传统的国家,也是一个具有强大实力和正义感的国家。

于是,他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寻求支持。

对于努乔马的到来,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给予了他诚挚的欢迎和坚定的支持。这种深厚的友谊让努乔马深受感动,他将中国视为自己的友好伙伴和坚定支持者。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对纳米比亚进行全方位的援助。

中国不仅帮助纳米比亚解决民众的基本生活问题,如打井提供饮用水、修建住房、学校等,还在农业、渔业等领域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援助。

除此之外,中国还非常重视对纳米比亚军事人才的培养。

那时起,中国每隔一两年就会接纳一批纳米比亚优秀的年轻人到中国学习各种军事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中国不仅传授了先进的战术思想和技术知识,还分享了自己在抗战时期积累的宝贵经验,如“游击战”、“地道战”等战术。

这些战术在纳米比亚的独立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让纳米比亚军队逐渐取得了优势。

正是有了中国的支持和帮助,纳米比亚在独立战争中逐渐崭露头角。

尤其是“运动战术”的应用,让南非军队措手不及,屡立奇功。

1990年,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支持下,纳米比亚终于获得了独立地位。努乔马当选为首任总统。

他深知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的支持。为了表示感谢和纪念这段深厚的友谊,复国独立后的第二天,努乔马就签署文件,正式宣布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纳米比亚独立之初,虽然民众心中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但现实却远非如此。

独立后的日子并没有像他们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反而陷入了更加复杂的困境。

当时,纳米比亚内部势力在西方国家的暗中扶持下,引发了激烈的内乱。加之国内制造业的缺失、西方殖民者的撤资以及外来资本的捣乱,纳米比亚的经济瞬间陷入了崩溃的边缘。

纳米比亚援助中国铀矿

其中,最令纳米比亚人民担忧的是粮食问题。

纳米比亚地处非洲南部,气候干旱,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一直很低。长期以来,纳米比亚都依赖进口邻国或海外的粮食来维持生计。

然而,随着内战的爆发和经济的低迷,纳米比亚一度陷入了粮食短缺的困境,甚至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粮食。

面对这一困境,纳米比亚政府不得不向国际社会寻求援助。无论是资金还是粮食,他们都来者不拒。

然而,此时英美等西方国家正好看准了纳米比亚的软肋,提出了一个看似诱人其实非常苛刻的条件——“以铀矿换粮食”。

纳米比亚是一个资源出口国,拥有丰富的铀矿资源。在生死存亡之际,这样的条件对于纳米比亚来说似乎是唯一的出路。

然而,英美的做法却让人难以接受。他们竟然用市面上价值千金的铀矿石来换取仅够几十人食用的粮食。这种不公平的交易让纳米比亚人民感到愤怒和无奈。

其实,在此之前,纳米比亚也曾考虑过与中国合作。

一方面,基于两国长期以来的友好合作关系,纳米比亚对中国有着深厚的信任。

另一方面,在所有有核国家中,中国的铀矿资源相对较少,他们知道中国一直在寻求铀矿资源来支持其核能事业的发展。

然而,面对西方国家提出的禁止出口铀矿的禁令以及可能带来的经济制裁的威胁,纳米比亚一直不敢轻易冒险。

他们担心一旦违反禁令,将会面临西方国家的严厉制裁和打压,这将对本已脆弱的经济造成更大的冲击。

况且,那时中国也没有主动提出对“铀矿”的需求。这让纳米比亚在面临困境时感到更加无助和迷茫。

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个棘手的问题,也不知道该如何找到一条既能解决粮食问题又能维护国家利益的出路。

直到2017年,纳米比亚国内又爆发了粮食危机,大量灾民涌现、饿殍遍野,即便在如此危急情况下,西方各国依旧选择了冷眼旁观。

中国得知纳米比亚的困境后,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援手。

我国迅速从国内调集了4000吨大米,通过空运的方式紧急送达纳米比亚,为当地民众带来了急需的粮食援助。

此外,中国还提供了各种生活物资,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虽然这些粮食和物资看似数量有限,但它们却如同雪中送炭,瞬间缓解了纳米比亚的危机。

当地民众在收到这些援助后,纷纷表示感激之情。事后,纳米比亚的代表团前往中国,向中方代表表达了深深的感谢。

其实,在会议开始之前,纳方代表们还带着些许防备之心,担心中国会提出与铀矿相关的交换条件。

毕竟,在过去的历史中,西方国家这种类似的交换条件实在太多了。

然而,在接下来的数个小时的会议中,中方代表却一个字也没有提及粮食和交换的事情。

我国只是与纳方代表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分享了中国在应对自然灾害和粮食危机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并且强调,这次对纳米比亚的粮食援助,纯粹是无偿的人道主义支援,没有任何附加条件。

议结束后,纳方全体代表都陷入了沉默。

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担忧是多余的,中国并没有利用这次危机来谋取自己的利益。相反,他们展现出了大国风范和无私援助的精神。

为了表示歉意和感激之情,纳米比亚在2018年经过内部商议后,正式决定将本国的铀矿开采权让给中国。

当时这一决定震惊了世界,甚至让许多国人都感到意外。毕竟,铀矿是一种珍贵的战略资源,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读者们,关于“非洲铁子纳米比亚”,大家有何看法?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

1 阅读:184

文史达观

简介:专注国学诗词,解读诸类文化。文史作者,传播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