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布了高市早苗和特朗普的通话简报,终于知道日本方面为何迟疑不决了,因为日本没脸。 从头到尾,特朗普就没说过一句“日本有事,就是美国有事”,特朗普也没提“台湾有事,就是美国有事”。 他关心自己的政绩,他早就说过了中国是一张书桌,而台湾是笔尖。高市早苗在特朗普看来,就是麻烦制造者。 11月,日本和美国之间又发生了一件挺让日本尴尬的事。说白了,就是日本自民党的高市早苗,专门和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打电话,想借美国的口风给日本撑撑场面,特别是在安全问题上。 但结果一出来,日本自己都觉得没面子——特朗普全程都没说什么“日本有事就是美国有事”,更别说什么“台岛有事就是美国有事”了。 11月上旬,高市早苗通过日本外务省联系上了特朗普,通话是在11月14号进行的。 日本政府还挺重视,想着通过这次通话,得到点美国高层的“确认”,好在国内外各种场合都能拿出来说事。 但日本公布出来的简报一发,大家发现,整个过程其实挺平淡,根本没有什么安全承诺。 特朗普主要聊的是自己当总统时美日经济合作多么好,顺便夸了夸美日关系,还把自己的外交经历拿出来讲了讲。 高市早苗想引导话题到台岛局势,特朗普却始终没接这个茬,话锋一转又聊回经济合作和他本人的“成绩单”了。 等到简报公开,日本国内的反应可以说是又无奈又尴尬。日本不少媒体和分析人士马上意识到,这回高市早苗可算是“扑了个空”。 她本来想借特朗普的势,给日本国内鹰派和对外表态找个支撑点,结果特朗普在关键问题上避而不谈,连“口头支票”都没给。 日本有些专家和学者就直接指出,长期以来日本太依赖美国的表态了,遇到关键问题还幻想美方会无条件站队,现实却给了他们一记闷棍。 其实,外界并不意外特朗普的态度。特朗普一直以来都主打“美国优先”,他在任时就明说,美国不会轻易为盟友冒险,什么安全承诺都要看美国自己的利益。 2024年美国大选之后,特朗普虽然不再担任总统,但他在美国政坛的影响力还在。高市早苗这次联系他,很大程度上是想借他的名气和过往的强硬形象,帮日本在对外关系上增加筹码。 可惜现实又一次证明,美国的承诺永远是有条件的,日本再怎么期待,也很难拿到“无条件支持”的牌。 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在多个场合公开讲过对台岛问题的看法,他那句“中国像一张书桌,台湾地区只是笔尖”其实已经很明白地表达了美国的真实想法。 在美国看来,大局是最重要的,台岛只是个小点,根本不值得美国为此冒大风险。 从时间线来看,这次通话的前后,日本方面其实做了不少准备。高市早苗本来就以鹰派著称,在日本政坛属于敢说敢做的类型。 但没想到特朗普全程都很“滑头”,一边夸自己任内美日关系好,一边对日本最关心的敏感问题只字不提。 日本政府11月15日对外发布新闻稿的时候,通篇都是经济合作、同盟友谊这些大路话,安全承诺只字不提。 日本媒体16号开始跟进报道,发现事情根本没达到日本预期,甚至让高市早苗和日本政府都觉得有些下不来台。 这次特朗普的表现,只不过让日本政界再一次看清了现实。美国国务院在11月15日也只是例行公事地表示美日同盟很重要,但对台岛等敏感问题,官方表态依然非常谨慎,没有任何实质性保证。 高市早苗本人没有公开解释太多,只是通过办公室简单回应,说对会谈结果“表示满意”,但对具体安全问题闭口不谈。 其实这种“满意”只是场面话,日本媒体和专家都看得出来,她没得到想要的答案。日本学者也在反思,是不是该重新考虑日本的安全政策,不能总把宝压在美国身上。 从整个事件来看,这次高市早苗和特朗普的通话,其实把美日关系中一直存在的问题暴露得很彻底。 日本一直把希望寄托在美国的承诺上,特别是遇到台岛局势紧张或者东亚安全有变动时,总觉得只要美国说一句支持,日本就能“放心”了。 可现实很骨感,特朗普在电话里没给任何承诺,日本只能自认没面子。媒体和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这次事件对日本是个提醒:国际关系没有无条件的朋友,只有利益。 高市早苗这次“碰壁”,其实也是日本对美依赖的缩影。美国方面,特朗普的态度代表了一种趋势:美国在全球战略收缩,对盟友的支持也变得更有选择性。 日本方面如果还想通过和美国高层的私人沟通获得“口头支票”,恐怕还会一次次遇到失望。 现实摆在眼前,日本要想真正保障自身安全,不能光靠美国一句话,更要靠自己脚踏实地的努力和清醒的战略判断。 参考;先找咱们通话再去找日本:特朗普跟高市早苗到底说了啥?——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