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已经变成社会人,还能好好上学吗?我的回答是因时而异,因人而异。我们初二的一个班上,本学期来了一个男孩子,父母在外面做生意时,他在其他城市上过学,初中就因为被处分过几次,孩子的父亲就想让他吃点苦头,于是让孩子辍学跟着自己到了东莞,让他在一个朋友的快递公司做分拣。一天十几个小时,整天忙忙碌碌。 这样过了半年,家长问孩子是想回杭州读书,还是继续在快递公司做分拣。孩子说想读书。家长本以为孩子会改弦更张,从头再来,没有想到到学校之后比以前更不如。上课坐在那里什么都不做,完全是一个局外人,还喜欢说话,像一个点评官。 作业基本上不写,只有被老师抓到办公室逼着他写,他才拿别人的作业抄一抄。字写得还挺好,但是离开办公室就不写作业。所以经常被班主任叫到办公室写作业。后来老师们觉得老是让他呆在办公室也不是个事,学生的阵地是课堂,他应该呆在教室 。所以后来叫他来办公室的时候就少了。 她父亲还在外面做生意 ,只有母亲和他回到了杭州。母亲不大管的住孩子,所以一旦被老师逼得太紧,他就找借口不上学,所以该上学的时间,他差不多一半时间没有上学。此外,他的身上还有许多走上社会的人才有的习气。 那些说孩子不认真学习,带到工地去干一段时间的活就浪子回头的故事,现在似乎不灵验了。有些人就是不喜欢读书,因为他们知道即使自己不工作,家里也不会缺他吃喝玩乐,日子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我们出生在六七十年代的人,吃点苦也许真的会迷途知返,因为那时候家里不会养也养不起闲人,不读书就得干活,一天也不能偷懒。我一个同学,中考没有考上高中,回家干了一年农活。坚决要求回学校复读,后来发奋读书,考上高中再考上大学。 带着孩子吃些苦头,让孩子迷途知返。这种方式不是对每个人都有效果。所以说,任何事情都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