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战”就是阳谋,争的就是时间,专家估计,老美解决替代需要5-10年,考虑到熊

春秋说史 2025-11-27 10:19:38

“稀土战”就是阳谋,争的就是时间,专家估计,老美解决替代需要5-10年,考虑到熊猫方面的技术限制,以及老美产业化的执行力,10年应该是靠谱的。 当美国的F-35隐形战斗机生产线减速,英特尔新晶圆厂的投产一推再推,美国国防部为稀土库存焦虑不已,这场围绕稀土的贸易管制,早已升级为全球战略博弈。 许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手机芯片、新能源汽车以及国防高端武器的核心材料——稀土,几乎完全依赖中国的垄断地位。 中国的稀土优势并非一朝一夕形成。从上世纪末开始,中国就开始整合稀土资源,建设从采矿到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而更关键的是,中国在稀土分离技术上的绝对控制,全球85%以上的相关专利都掌握在中国企业手中。 即便是美国唯一的芒廷帕斯矿场,也得将稀土矿石运往中国进行精炼,显示出中国在稀土技术上的话语权。 2025年,中国商务部再次加码管制,将稀土采矿、冶炼分离等技术也纳入管制清单,切断了美国“突围”的可能。 美国想要建立替代供应链,面临重重困难。根据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报告,建设完整的替代供应链需要120亿美元和5-8年时间,但目前美国的投资仅有不到20亿美元,远远不够。 更糟糕的是,美国的财政状况也让重建工业体系变得几乎不可能。到2035年,美国的债务将飙升至50万亿美元,在巨额债务压力下,几乎没有资金支持大规模的稀土产业建设。 美国盟友的表现也让人失望。虽然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在德州建设分离厂,但由于环保问题,项目进展缓慢。 即使2026年该厂顺利投产,也只能满足美国15%的轻稀土需求,重稀土依然没有替代品。这一切都表明,美国不仅无法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甚至连最基本的替代品都缺乏。 美国的核心产业已经开始为此付出代价。 洛克希德·马丁的F-35战斗机生产线因为稀土短缺被迫减产,雷神公司的“战斧”导弹订单交付推迟,军工领域的短板暴露无遗。 而半导体行业也未能幸免,英特尔在俄亥俄州的新晶圆厂由于稀土短缺而推迟投产,导致芯片制造成本上涨。稀土在半导体制造中的占比已经从2021年的3.7%上升至6.2%,成本压力越来越大。 虽然特斯拉等企业在尝试减少稀土的使用,甚至计划实现零依赖,但行业数据显示,完全替代稀土几乎是不可能的。 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将超过1200万辆,这意味着对稀土磁材的需求将暴增。需求的激增只会加剧对稀土的依赖。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战略远不止于资源控制。通过技术创新,中国不断巩固自己的优势。 例如,绵阳巨星永磁研发的“稀土52SH永磁材料”,无需重稀土就能降低15%的成本,已经进入比亚迪、格力博等公司的供应链。这一技术进步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的主导地位。 目前,美国的稀土库存仅能维持6-9个月,而全球各大产业链几乎全依赖中国的稀土供应。 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布局,中国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未来美国的独立供应链建设将更加困难。这场关于稀土的博弈,不仅关乎全球产业的竞争,更决定了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 对我们普通人而言,稀土的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着手机、汽车等电子产品的价格。而中国在稀土领域的话语权,实际上是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底气,标志着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 未来,美国是否能在5到8年内建立起独立的稀土供应链?随着全球产业链的分工日益加深,短期内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几乎不可能。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布局早已超越了资源本身,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整合,掌握了全球稀土市场的命脉。 你认为美国能在5到8年内建立独立的稀土供应链吗?

0 阅读:108
春秋说史

春秋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