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受访时再次语出惊人:“我真的认为,我的国家——美国,仍然是世

文人学社 2025-11-27 09:48:54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受访时再次语出惊人:“我真的认为,我的国家——美国,仍然是世界的希望,仍然是世界上光辉的典范!”他还强调:“自从我来到美国并于1962年入籍以来,我的身份一直是美国人,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这番话从他嘴里说出来,不算完全意外,了解他经历的人都知道其中的缘由。18 岁那年他就远赴美国,进入哈佛大学攻读应用物理,后来又拿到麻省理工的博士学位。 那段青年时光,正是他世界观和价值观成型的关键时期,美式的精英教育体系给了他深刻影响。 1962 年对他来说是个重要节点。这一年他在德州仪器站稳了脚跟,也正式宣誓入籍美国。在这家公司里,他从技术人员一路做到副总裁,成为当时美国科技界职位最高的华人。 这段经历不仅让他积累了技术和管理经验,更让他对美国的科研创新体系产生了极强的认同感。 后来他回到台湾创办台积电,看似是带着技术返乡创业,但台积电的基因里其实藏着浓厚的美式印记。 刚起步时,英特尔等美国巨头就开放了关键技术专利,给了实打实的支持。 之后的历次战略扩张,也都和美国市场深度绑定在一起。 最明显的就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工厂。 2020 年台积电宣布在当地建先进制程工厂,如今一期已经进入设备安装阶段,瞄准的是 4 纳米和 3 纳米这种最顶尖的芯片制造,明年就要正式投产。 不只是工厂,他们还计划建配套研发中心,拉上上下游企业打造完整生态圈。 张忠谋自己也说,这么做既是企业发展需要,也是支持美国半导体产业振兴。 在他看来,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的领导地位对全球科技进步很重要。 这种认知和他年轻时的经历分不开,他亲眼见证了美国半导体产业从崛起走向鼎盛,那份情感扎根极深。 他眼里的美国典范,有具体的例子支撑。 斯坦福大学和硅谷的共生关系,高校的前沿研究能通过高效机制迅速变成颠覆性产品,这种创新生态的浓度和效率,在他看来很难复制。 只是当下美国存在的政治极化、社会撕裂等问题,似乎被他选择性忽略了。 他的身份选择和观点表达,也折射出台积电与美国的深层联系。 作为全球芯片制造的龙头企业,台积电的动向影响着整个行业格局。 把最先进的产能转移到美国,公开表达对美国的认同,在很多人看来,这既是企业的战略选择,也成了一种象征性的表态。 不过话说回来,个人的身份认同本就带有强烈的个人经历色彩。 他在那个年代从美国获得了发展机遇,形成了对这个国家的深厚情感,如今直白表达出来,也是他真实想法的流露。 只是他的特殊身份,让这些话注定会引发更多讨论。 台积电的发展轨迹和张忠谋的个人选择,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半导体产业的复杂博弈。核心技术、产业链布局从来都和各方利益紧密相连。 他口中的美国典范,是他亲身经历的版本,而对其他人来说,看到的可能是另一番景象。 你怎么看待张忠谋的这些言论?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0 阅读:42
文人学社

文人学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