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号晚上,中方突然同特朗普通了一个电话,极为罕见地集中谈了台湾问题,在那

温不樊人世间 2025-11-26 13:32:16

11月24号晚上,中方突然同特朗普通了一个电话,极为罕见地集中谈了台湾问题,在那个深夜,越洋电话的信号刚刚切断,一场看不见风暴中心就在东京永田町掀翻了桌子。 就在外界还在咂摸中美通话里“维护二战胜利成果”这几个字的分量时,日本政坛传来的一则猛料足以让人玩味好几天:特朗普刚放下和中方的听筒,转身就让人紧急联系高市早苗。 没有什么外交辞令的铺垫,这一手“突然袭击”连甚至没给日本政府留出像样的协调时间,甚至不得不由多名官员事后向富士电视台透口风,这种毫无预警的“点名谈话”,对于此刻正如坐针毡的高市早苗来说,绝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寒暄,更像是一记直击天灵盖的惊堂木。 现在回头看这盘大棋,所谓的“保护伞”下面,实则满地鸡毛。 想想看,美日那边刚拉着5万人搞完代号“利剑”的军演,演习脚本直指台海封锁和夺岛,把戏做得十足,然而剥开这层“秀肌肉”的迷彩外衣,里面包藏的其实是一笔精明的“清库存”生意。 那笔10月底才敲定的近20亿美元军售大单看起来唬人:3套NASAMS-3防空系统、123枚增程导弹,外加两款超视距雷达,甚至首批“海马斯”火箭炮已经被急吼吼地运进了台中南大营区,第58炮兵指挥部还得为此连夜加班训练。 但这些所谓“坚若磐石”的防卫承诺,在兵棋推演的残酷数据面前就像窗户纸一样脆弱——真要有事,美军那些关键弹药哪怕满打满算也撑不过一周,与其说是帮台湾“防卫”,不如说是看准了这块地方好销账,把快过期的战争焦虑变现。 在这种脆弱的地基上,高市早苗和赖清德这两个“队友”却演得比谁都投入。 高市早苗撕掉了一切伪装,居然敢在国会殿堂上把“台海有事”硬生生捆绑成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叫嚣着自卫队要为此动刀动枪。 这种疯狂的试探,直接撞上了二战后国际秩序的铁板,而海峡对岸的赖清德呢?即便南部铁票仓民怨沸腾,超半数民众不支持其施政,即便风灾勘灾时的冷漠已被千夫所指,他也要在那条死路上狂奔。 一边忙着把“海马斯”拉出来壮胆,一边搞拙劣的“文化去中”,甚至荒唐到把郑成功贬为外来者,把妈祖信仰都抹上一层政治黑灰,这哪是治国,分明是拿着两岸民众的生计在赌桌上梭哈。 这时候,中美这通深夜电话里的玄机就显出来了,中方并没有简单地就事论事,而是直接祭出了“二战历史”这张底牌。 当“台湾回归”被上升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高度,这就不再是简单的地缘博弈,而是对战后国际法理的一次严正确权。 这招“降维打击”打得极其精准:直接点到了日本右翼势力企图翻案的死穴,也同时也提醒了大洋彼岸——在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没有什么模糊空间。 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的反应,前脚刚对着话筒那边表态“理解重要性”并重提二战友谊,后脚就急召高市早苗通话。 虽然他那句“盟友不是朋友”的商业逻辑人尽皆知,但在这个节骨眼上的“平衡术”玩得实在高明:既要用日本当棋子,又决不允许棋子自己发疯把棋盘掀了,相比之下,美国驻日大使那种“全力支持”的调门,在特朗普亲自下场的一刻,显得是那样尴尬和错位。 这一连串让人眼花缭乱的信号之后,局势其实已经彻底明朗了。 无论是英国航母那种需要别人喂奶的“远距离喊话”,还是G7声明里虚张声势的抱团,都掩盖不了一个事实:那个所谓的“外部保护圈”根本就是个一戳就破的肥皂泡。 对于此刻依然沉浸在“新两国论”迷梦中的赖清德,以及那个收到“紧急通话”指令不知所措的高市早苗来说,这大概是这年冬天最刺骨的一股寒意了。

0 阅读:35

猜你喜欢

温不樊人世间

温不樊人世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