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38岁女子想生二胎,特意去医院取环。可B超单把她体内的“曼月环”写错成“爱

田鸡太热 2025-11-26 13:10:16

杭州,38岁女子想生二胎,特意去医院取环。可B超单把她体内的“曼月环”写错成“爱母环”,她及时提醒医生后,对方却没当回事。医生还说不用打麻药,一两分钟就能搞定,结果没打麻药的女子,被医生折腾了快两小时也没取出环。 这事发生在杭州的张女士身上,咱普通人想生个二胎,取环本来是件挺正常的事,可谁能想到能这么糟心。张女士身体里装的是曼月环,这环和爱母环在结构、材质上差别不小,取的时候操作也不一样。张女士拿到B超单一看就发现不对劲,赶紧跟医生说“我这是曼月环,不是爱母环”,结果医生跟没听见似的,还一个劲说“没事没事,不用打麻药,一两分钟就取出来了”。 接下来的场景,想想都让人疼。医生没搞清楚环的类型,就盲目操作,张女士没打麻药,硬生生在手术台上被折腾了快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里,张女士得忍受多大的疼痛?身体上的折磨也就算了,心理上的恐慌和无助谁能体会?咱就说,这医生是有多不负责,患者都明确提醒了环的类型,还不当回事,甚至连麻药都舍不得给打,难道患者的疼痛在他眼里就这么不值一提吗? 其实,曼月环和爱母环的区别不小。曼月环是带药的宫内节育器,主要材质是塑料,还含有孕激素;爱母环是金属材质的。这两种环的摘取难度、操作方式完全不同,就因为医生的疏忽,把环的类型写错了,又不听患者提醒,才导致张女士遭了这么大的罪。这不仅仅是一个医疗失误,更是对患者权益的漠视。 在咱们生活中,医疗行业的专业性和责任心太重要了。患者把自己的健康甚至生命交给医生,医生就得拿出对应的专业度和责任心来。像张女士遇到的这种情况,医生但凡上点心,认真核对一下环的类型,听听患者的提醒,也不至于让患者受这么大的罪。这不仅仅是一次取环失败,更是给所有医疗从业者敲响了警钟,对待患者的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患者的每一次提醒都该被重视。 咱普通人去医院看病,图的就是一个安心,结果遇到这种事,谁还敢放心地把自己交给医院?希望这次的事能让更多医院和医生重视起来,别再让患者因为这种本可以避免的失误而遭受痛苦。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
田鸡太热

田鸡太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