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招“反客为主”太狠了!就在外界盯着台海中线时,解放军和海警已经悄无声息地摸到了台军的“眼皮底下”。控制东引岛和乌丘屿周边水域,战略意图极为冷酷:这两个岛屿是台军伸向大陆的触角,上面布满了监听雷达和防空导弹。现在,海警把这片海“没收”了,等于直接戳瞎了对手的“预警眼睛”。 台当局的处境一下变成了进退两难,开火就意味着主动挑起冲突,只会为解放军的进一步行动提供正当理由;不开火,则看着自己划定的所谓“限制水域”被一点点抹去。 时间一长,守军的心理压力会不断积累,因为他们守的已不是能发挥作用的防线,而是一座孤立无援的死岛。 这一步是中国大陆对台策略中一次明确的战术落子,外界的注意力还停留在台海中线,海警和解放军却直接切到了台军最敏感的两个前哨旁边,这不是单纯的巡航,而是稳定存在、贴近控制。 东引岛和乌丘屿的军事价值,多年来一直被台军当成情报收集的前线,部署了防空导弹和远程雷达,对大陆进行监视,海警的进入,实际上是在执行一场“功能剥夺”,让这些设施失效。 补给线被海警船切断,无人机在岛上空持续盘旋,岛上的雷达无法正常监视,导弹阵地则完全暴露在解放军的火控系统下。这些原本作为防御的武器,反过来变成了巨大的负担。 更深层的意义在于,这类行动利用的是执法权,把军事威慑包裹在合法性的外衣下,不触碰战争红线,却能一步步推进控制权。 等海警和科研船常态化进入这些水域,资源勘探与生态保护就能跟上,行政存在会自然稳固下来。从军事到民事的转化过程,就是将控制范围固化成主权的一部分。 东引岛和乌丘屿只是开端,这种模式可以被复制到金门、马祖甚至澎湖,通过一点点切断外岛与台湾本岛之间的联系,让防御体系自行崩塌,等外岛全部变成失去作用的孤岛,本岛的防务就不再有外部依托,崩溃只是时间问题。 这是一种耐心推进的布局,不需要正面爆发冲突,却能达到长期效果,军事与执法的结合,资源与科研的渗透,每一步都在边界内推进,却不断改写现实中的格局。这种力量,不伴随枪炮声,却能让原有的战略防线在安静中失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