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突然宣布了最新立场:日本是东南亚最受信赖的大国,

云景史实记 2025-11-24 12:08:49

果不其然。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突然宣布了最新立场:日本是东南亚最受信赖的大国,并希望中日给争端降温。   这事可不是空穴来风,2025年11月19日彭博创新经济论坛上,黄循财首度公开表态,话里话外都透着对区域稳定的焦虑。   而就在前一天,11月18日,中日外交高官的一张碰面照片在网上疯传,没握手没微笑的僵硬画面,直接把双边紧张氛围拉满,这才让新加坡忍不住站出来“劝和”。 新加坡这步棋走得太好理解了,它本身就是个靠区域稳定吃饭的国家,中日要是真闹起来,它首当其冲受影响。 黄循财在论坛上说话时,那股子焦虑藏都藏不住,一会儿说中日关系复杂,得放在中美战略竞争的大背景下看,一会儿又提二战历史阴影,说到底就是怕这把火越烧越旺,烧到自己家门口。 要说黄循财敢说日本是东南亚最受信赖的大国,还真不是空口白牙,有实打实的数据撑着。 东南亚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所今年的调查显示,66.8% 的受访者觉得日本最可信赖,这已经是连续 7 年排名第一了,比欧盟和美国的支持率都高不少。 为啥东南亚国家这么认日本?看看身边的合作就知道了,单说越南,日本在那儿的投资项目都超过 5000 个了,投资额突破 600 亿美元,仅次于韩国。 丰田在越南建了研发实验室,松下搞了绿色工厂,连日立都跟当地高校合作开智能制造课程,不是简单把生产线搬过去,而是真把技术和管理模式带了过去,当地年轻人学日语、进日企,早就成了常态。 新加坡自己跟日本的联系更是深到骨子里,经济上早就绑在了一起。2023 年日本对新加坡的直接投资就达到了 1810.47 亿新元,相当于快 9000 亿人民币,这些钱可不是小数目,撑起了新加坡不少产业。 就拿贸易来说,2025 年 6 月日本给新加坡出口了 3020 亿日元的货物,其中光客运和货运船就占了 676 亿日元。 还有黄金、集成电路这些关键产品,而新加坡出口到日本的集成电路、精密机械也都是日本产业离不开的。这么深的利益捆绑,新加坡能不把日本当成重要伙伴吗? 更关键的是,新加坡一直有个 “调停” 的传统,就喜欢在有争议的双方之间搭个桥。 之前有中日企业因为太阳能板买卖闹纠纷,最后就是跑到新加坡找国际调解中心解决的,三个日本律师飞过去,一天就谈妥了,既没伤和气,又保住了合作关系。 这些年新加坡靠这个调解模式,解决了 42 起跨国纠纷,和解率高达 82%,涉及的金额都快 16 亿新元了,早就把 “中立调停人” 的牌子打了出去。 这次中日关系紧张,它站出来劝和,完全是轻车熟路,既符合自己的外交定位,又能巩固在区域里的话语权。 不过话说回来,这次中日闹得这么僵,根子还是在日本。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非要在台湾问题上挑事,说什么 “台湾有事就是日本存亡危机”,这不是明晃晃干涉中国内政嘛,换谁都不能忍。 中方立马就采取了反制措施,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还发布了赴日旅行和留学预警,这一下就戳到了日本的痛处。 要知道,中国之前可是日本水产品最大的出口地,内地加香港占了四成的份额,现在出口断了,北海道那些靠卖扇贝、海参过日子的渔民,哭都没地方哭去。 还有旅游业,中国游客过去在日本花的钱占他们入境消费的五分之一,现在旅行社都下架了赴日产品,光这一项日本一年就得损失 2.2 万亿日元,相当于 1000 亿人民币,再加上半导体、汽车这些产业的潜在损失,数万亿日元就这么没了,这都是高市早苗的错误言论惹的祸。 11 月 18 日那天,日本外务省的金井正彰跟中国外交部的刘劲松碰面,中方当场就严正交涉,说高市的谬论极其恶劣,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公愤,逼着日方认错纠偏。 可日方呢,不仅不认错,还抱怨中方不该发布那张没握手的照片,觉得伤了他们的面子,这种避重就轻的态度,怎么可能缓解紧张局势? 黄循财在论坛上也提到,东南亚国家是把历史搁置了才跟日本和解,但他忘了,东南亚的和解是建立在日本承认侵略、长期合作的基础上,现在日本右翼连台海红线都想踩,这跟以前完全是两码事。 新加坡想让中日降温,这份心思能理解,毕竟区域稳定对谁都好。但劝和也得讲公道,不能光让中方放下,得先让日方收回错误言论,正视历史和现实。 黄循财自己也说,新加坡不希望在大国之间选边站,要搞 “多方结盟”,可真要维护区域稳定,就得对挑衅行为说不,而不是和稀泥。 果不其然,新加坡站出来劝和,是基于自身利益的必然选择,也是区域局势发展的必然结果。 但真正的和平稳定,从来不是靠一方妥协换来的,而是要靠双方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正视历史和现实。 希望日本能早点认清形势,别再玩火,也希望新加坡能在劝和的同时守住公道,这样中日关系才能真正降温,东亚地区才能保持和平与繁荣。

0 阅读:68
云景史实记

云景史实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