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杨志刚说:“我每次去郭靖宇家,都得喊我的亲生妈妈叫大姑,她就晚上偷偷地给我煮鸡蛋吃,在她弥留之际,我三个哥哥就说,快喊妈妈,快喊妈妈,但直到她去世,我也没叫出那声妈来。” 1977 年出生的杨志刚是家里老四,打小就过继给了舅舅家,户口本上跟着母姓姓了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弄不清自己和两个家庭到底是什么关系。 明明是亲生母亲,却要隔着 “大姑” 的称呼,那份说不清道不明的隔阂像一层薄纱,遮住了本该亲近的骨肉情分,直到十岁那年,一句无心的追问捅破了这层窗户纸,知道真相的杨志刚开始变得敏感又自闭,甚至用逃课来报复这份命运的安排,成绩一落千丈整个人透着股拧巴的叛逆。 命运最残忍的地方,莫过于 “子欲养而亲不待”,当生母生命垂危躺在病床上时,身边的三个哥哥急得直跺脚,一遍遍催促他:“快喊妈妈,快喊妈妈!” 可杨志刚的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似的,那个在心里盘旋了无数次的称呼,怎么也冲不破心防,直到亲人闭上眼,那声 “妈妈” 终究没能说出口,成了他这辈子再也无法弥补的遗憾,像一根刺深深扎在心底。 或许是这份对弟弟的亏欠感,成了哥哥郭靖宇前半生拼命托举他的动力,看着杨志刚越来越叛逆学业也荒废了,郭靖宇没多想,大手一挥把 14 岁的他送进了艺校。 杨志刚那时候满心欢喜,以为是去学行侠仗义的武术,结果到了练功房才知道,等待他的是古典舞日复一日的皮肉之苦,压腿的剧痛钻心刺骨,可他没退缩硬生生扛了六年,汗水没白流,1998 年虎年春晚,他总算有了登台机会,只是藏在卡通老虎头套里,没人知道那个舞者是谁。 本以为进了演艺圈就能顺风顺水,可这条路比练功房难走多了,后来他挤破头考进了北电 99 级,和姚晨、杜淳成了同学,可毕业后的日子依旧不好过,穷得连房租都交不起。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郭靖宇开始带着他拍戏,从《刀锋 1937》到后来一系列传奇剧,杨志刚总算在哥哥的镜头里站稳了脚跟,可这份紧密的捆绑,也让他背上了沉重的包袱,“靠哥哥上位”“关系户” 的嘲讽如影随形,仿佛他所有的努力,都只是兄长权力的延伸,没人看得见他背后的付出。 真正让他脱胎换骨的,是一场差点夺走他半条命的灾难,2008 年拍《秘密图纸》时,片场突然传来一声巨响,杨志刚被严重烧伤,30% 的皮肤都是深度烧伤,背部的排汗系统也彻底坏了。 那段日子他陷在绝望里,连见人的勇气都没有,万幸的是家人成了他最坚实的后盾,经商的二哥带着他四处散心,学医的大哥悉心护理他的伤口,陪着他熬过了最难熬的时光。 那会儿他还曾因为演技节奏慢、台词生硬,被尔冬升导演在综艺里当面指出 “局限性”,可没人知道,他是在用残破的身躯,硬扛着演艺圈的严苛标准。 谁也没料到,曾经被群嘲的 “慢节奏” 和 “木讷”,在时间的沉淀下,竟然变成了他独有的表演质感,2022 年杨志刚在《唐朝诡事录》里饰演睿智圆滑的苏无名,他用那种曾经备受争议的语速,将角色的沉稳与通透演绎得淋漓尽致。 演员历经生死后的沉淀,与角色的气质完美契合,那份不疾不徐的念白,不再是缺点反倒成了人物的灵魂,从当年那个需要躲在哥哥庇护下的叛逆少年,到如今能凭一己之力赢得掌声的成熟演员,杨志刚终于不用再急着向谁证明什么了。 他这辈子最遗憾的是没喊出那声 “妈妈”,可也正是这份跨越姓氏、穿越生死的血脉深情,支撑着他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如今他总算明白,比起一个称呼那些默默守护的陪伴、不离不弃的支持,才是最珍贵的亲情,而他也在这份亲情的滋养里,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 (信息来源:非常静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