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李保田儿子李彧被人忽悠签了300万的合同,对方说:“只要让你爹来客串20集,你就是导演!”李彧立刻把全部身家都压上,但李保田却拒绝:“我不演,剧本不行!” 李保田这人,在圈里出了名的轴。早年从江苏徐州一个小剧团丑角起步,练就一身硬功夫,台词形体样样拿得出手。七八十年代考上中戏进修,留校教书,后来拍电影《闯江湖》《人鬼情》拿奖拿到手软。九十年代《凤凰琴》扫三大奖,《宰相刘罗锅》直接让他火遍大江南北。那弯腰驼背的刘墉,多少人看一遍笑一遍记一辈子。可火了之后他不飘,接戏先看剧本,烂的再多钱都不碰,连《刘罗锅》续集都推,连广告一个不接,几千万代言眼都不眨。 儿子李彧不一样,从小在北京长大,九五年在老爹《刘罗锅》里客串个小家丁,尝到点甜头,就觉得自己也能单飞。高中没好好上,画画学到一半扔了,想演戏考中戏连砸好几次,老爹不但不走后门,还特意叮嘱考官严格点。终于考上导演系毕业,李彧野心大,开公司想自己当老板证明自己不是靠爹。 九九年这事儿就来了。投资人找上李彧,说给你三百万拍《生死两周半》,你当导演,就一个条件,你爸李保田得客串二十集。李彧一听眼睛都亮了,那会儿三百万是天文数字啊,能买好几套北京房子。他觉得自己爸随便露脸就行,剧本压根没细看,合同一签,房子车子全抵押贷款,全部身家砸进去。回家一说,李保田翻剧本翻到第三页就火了,这本子逻辑乱套,人物假大空,他一生最恨的就是这种糊弄观众的东西,直接拒绝。 李彧傻眼了,合同小字写得清楚,老爹不演就赔全款,还可能吃官司。他哭着求爹,说自己倾家荡产了。李保田抽了一宿烟,最后亲情占上风,破例答应,但撂话这是头一回也是最后一回。张丰毅也信了李彧的话进组,后来发现剧本烂得一塌糊涂,找李保田抱怨,老李只能苦笑说忍着吧 拍戏过程那叫一个鸡飞狗跳。李保田现场拿红笔大改台词,跳崖戏非改成骨折,说人掉那么高不伤才假。反派戏份他演不出那股子坏劲,李彧急眼了,老李直接怼回去。父子俩天天吵,工作人员都躲远了。张丰毅看不下去,也被拖累。戏勉强拍完播出,反响奇差无比,李保田当场把戏服甩儿子脸上,说从今往后两清,转身就走。这部《生死两周半》成了他生涯唯一污点,他后来公开说这是自己一辈子没演过烂片,就这一部。 杀青后李保田气得四年不跟儿子说一句话。电话不接,信退回去,李彧结婚老爹都没去。圈里人笑话李彧坑爹,李保田表面冷脸,背地里还托老朋友别太难为儿子,看到李彧新剧本就匿名寄意见。这四年李彧过得灰头土脸,赔光了家底,差点万念俱灰。 李保田这人轴归轴,但对演戏的坚持不是装的。他拍《菊豆》跟张艺谋熬夜改本子二十多遍,《神医喜来乐》蹲菜市场一个月学市井味。圈里叫他戏霸,他告过注水剧公司,赢了官司也得罪一堆人,后来渐渐淡出。很多人说他被封杀,其实他就是懒得妥协,宁可回家画画也不碰垃圾。 李彧这四年终于想明白了。零七年看老爹采访,说最遗憾没早教儿子演员得靠不演烂戏撑腰杆,钱没了再赚,名声没了就爬不起来。李彧冲进屋翻旧剧本,才懂老爹为啥那么倔。他发短信认错,老爹回俩字:回来。从那以后,李彧收心了,不再瞎折腾导演梦,转行老实演戏。 他后来演了不少配角,《天龙八部》里的南海鳄神,古怪里透着可爱,观众记住了。《射雕英雄传》周伯通翻跟头耍宝也行。《十全九美》说东北话演小混混,丑得接地气,老爹终于点头说不错。李彧身高长相都不占优势,演不了大主角,就专攻丑角和搞笑配角,慢慢在圈里站稳脚跟。现在接戏前他总多看几遍剧本,说得先过爸那关。 李保田晚年住在山东普通小区,不拍戏不露面,偶尔去看儿子演出,散场递瓶水,说一句“还行”。父子俩那道四年裂痕,总算在时间里长好了。李保田用一生证明,演员不是靠爹也不是靠钱,是靠作品说话。那次破例让他更恨自己没早把底线刻儿子脑子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