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执意要发展高铁,而不是廉价航空?因为中国在做一个赌注,赌得就是你用电,以后不要钱!并且看现在的趋势,我们已经赌赢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这个逻辑其实很简单,你看全世界的交通工具,飞机烧的是油,汽车烧的也是油,只有高铁吃的是电,油这个东西有什么问题?它得进口,价格说变就变,今天90美元一桶,明天可能就飙到140美元。 2022年油价最疯的时候,国内那些航空公司一年亏了2160个亿,相当于每天往外扔6个亿,你说这种生意能长久吗? 可电不一样,电是咱们自己发的,自己传的,自己用的,西部那些地方风大得很,太阳也毒,水资源也多,这些东西过去都白白浪费掉了,现在好了,建一堆光伏板,立一排风车,修几座水电站,电就哗哗地来了。 光伏发电现在一度电才一毛三,风电也就一毛八,比烧煤还便宜,内蒙古那边光伏电价都跌破两毛五了,你说这还不算接近不要钱吗? 关键是怎么把西部的电送到东部去,这就得提到特高压线路这个东西,它就像电力的高速公路,几千公里传过来损耗特别小。 现在全国已经有42条这样的线路在跑,总长度超过5万公里,四川一个省的水电装机量就顶得上整个欧洲,这些电以前用不完,现在全部往东部送,正好给高铁用。 高铁一小时要吃7000度电,听起来挺吓人的,但这些电成本低到你想象不到,而且高铁现在有九成的电都来自光伏风电和水电,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咱们的交通命脉不用再看别人脸色,石油对外依存度是71%,电力对外依存度不到1%,这就是底气。 你再看看那些搞廉价航空的国家现在什么样,美国的西南航空2024年一个季度就亏了两个多亿美元,欧洲那边电价涨得老百姓都用不起了。 咱们这边呢,高铁票价十年没怎么涨过,运营成本还降了四成,京沪高铁一年能赚一百多个亿,成了印钞机。 更厉害的是技术全是自己的,复兴号从头到脚百分之百国产化,核心部件全是自己研发的,还卖到了116个国家,你看印尼的雅万高铁,土耳其的安伊高铁,用的都是中国技术。 反观航空业,主力飞机得买人家的,坏了还得请外国人来修,波音737MAX一停飞,国内航司损失惨到没边。 高铁干的第二件事是把整个中国的经济版图给重新画了一遍,过去那些偏远的地方,交通不方便,经济就起不来,现在高铁一通,情况马上就变了。 湖北神农架通了高铁,游客蜂拥而至,广西东兴接上高铁网,旅游收入直接突破140亿,贵州那些山沟沟里的县城,云南丽江这些地方,高铁来了以后居民收入都翻了倍。 这不是简单的拉人头,而是把人才资金资源全都带动起来了,高铁站很多都建在市区或者近郊,下了车就是城市中心,不像机场总在几十公里外的郊区,进出一趟得半天。 这种便利性直接催生了一堆新商业区,还把沿线的中小城市串成了一小时都市圈。 有人说建高铁花钱太多,这话只看到了表面,高铁修一条线能用五十年甚至更久,这是长期资产。 而且修的过程中,钢铁水泥机械电子这几十个行业全都有活干,技术也跟着升级,建机场呢,占地大成本高,中小城市根本玩不起,就算建了航线也少得可怜。 再说环保这一块,高铁的碳排放只有飞机的四分之一,每天能少烧10万吨煤,现在全球都在喊碳中和,高铁这条路走得太对了,而且随着可再生能源占比越来越高,高铁的碳足迹还在继续往下降。 现在回头看,当初这步棋下得有多准,电价稳住了,高铁越跑越顺,经济也被带起来了,2023年光伏装机量突破4.9亿千瓦,相当于22个三峡电站同时开工,风电装机也超过了4.8亿千瓦。 这些数字意味着电的成本还会继续降,高铁的运营成本还能压得更低,票价还能保持稳定。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坚持要走高铁这条路,因为看得够远,算得够清楚,飞机再便宜也得烧油,油价一波动整个行业都得跟着抖。 高铁用的是自家的电,电价自己说了算,更关键的是,这套系统把能源安全、交通发展、区域平衡、环境保护全都串起来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 这场豪赌的本质,就是赌电能会越来越便宜,便宜到接近不要钱,现在看,这个趋势已经很明显了。 西部的风光水资源还远远没用完,特高压网络还在继续扩张,高铁网还在继续加密,当电真的便宜到像空气一样的时候,整个国家的运转成本都会大幅下降,老百姓享受到的红利会越来越多。 所以说,中国没选廉价航空这条路,不是因为做不到,而是因为看清了方向,这不是靠运气,而是靠战略眼光和执行力,现在事实已经证明,这局赌电的棋,咱们确实赌赢了。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